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六)

时间:2020-08-08 05:40: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董仲舒是汉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下列言论中反映了董仲舒主张的有①《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文者辞之所谓大也 ②“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③ “故为人君者”“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则“四海之内闻盛德而皆徕臣” ④“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说:“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下列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①主张以相权来制约君权              ②提出了新的近代社会方案
③提倡以学校议政来修补封建制度      ④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的信息可知①正确;从“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的信息,可以看出③④项正确,故C项正确;黄宗羲仍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提不出新的近代社会方案,只能是对原有体制的修补,故②错误,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  )
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这说明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仍然存在;还有,从孟子“七十者可以食肉”,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贫富贵贱、等级门第依然存在,故,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符合题意。仁政思想不能全面涵盖材料信息,A项错误,排除;部分士人的境遇不能说明整个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C项错误,排除;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分封制度的瓦解,故D项错误,排除。综上,故,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下的等级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这表明当时
A.“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客观并存
B.传教士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注入新的生机
C.儒家经典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武器
D.“相互的启蒙”推动中西文明转型进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明朝后期…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可见当时出现了“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关键词“一次相互的启蒙”可见B、C项没有完整反映材料信息,故B、C项错误;明朝后期的中国没有实现文明的转型,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东学西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是在说宋明理学对社会发挥的作用,即形成了新的价值取向,所以A正确。B本身表述符合程朱理学,但是题干不是强调这一点;CD也不符合题干的内容和要求。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