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欧洲的宗教改革》考点特训(2020年冲刺版)(十)

时间:2020-08-07 05:29: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基督教由一个小教派最终发展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根本原因是
[? ]
A.帝国皇帝信奉基督教
B.教会坚持不懈的努力
C.全体居民信奉基督教
D.教义对民众的麻痹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上帝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这段话反映了哪一观点:

[? ]


A.教会的“因行称义”
B.加尔文的“先定论”
C.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
D.康德的“人非工具”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
——位西班牙官员
材料二?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一切有利于被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被告人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被告人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
材料三?让我们相互宽容吧,让我们不谴责他人的信仰吧。?
——塞巴斯蒂安·卡斯特里奥?
请回答: ?
(1)天主教是怎样维护统治和维护奢侈生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举出宗教裁判所在历史上压制科学的罪行的相关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的世界是否已经完全实现了宗教宽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搜刮巨额财富;建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进步人士和对教会不满的人。
(2)欧洲封建神学的宗教裁判所曾迫害伽利略和火烧布鲁诺。
(3)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与中世纪相比宗教宽容大有改观,但宗教纷争仍然存在,在某些地区甚至矛盾尖锐。实现彻底的宗教宽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关于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的活动,表达正确的是
A.因干涉中国内政被驱逐
B.成为中国与欧洲直接往来的开端
C.得到康熙帝的重用
D.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准确掌握利玛窦在中国的活动,明朝时到中国传教同时传播欧洲的科技文化,并把中国的文化传到西方,是友好交往。C项错误,中国与欧洲直接往来是在东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材料二 当钱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路德《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加尔文教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加尔文教的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民的王国难道还能仍然听命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
——恩格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的论述是针对当时的什么情况而提出的?马丁·路德提出的宗教原则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回答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信条对上帝的共同态度是什么?加尔文教比路德教进步的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因为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宗教和神学。在15、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他们的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宗教神学“异端”的形式。
(2)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因信称义。
(3)不反对(信仰上帝)。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