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高频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8-06 04:11: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二战时,罗斯福表示:“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担。……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他的意思是
A.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
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
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
D.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51年,美、英等国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对日和约。中国、朝鲜、越南被排除在会议之外,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会议,苏联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该和约的签订违反了?
[? ]
A.《联合国家宣言》 ?
B.《开罗宣言》?
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坦协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漫画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观察下列关于二战时期的漫画,回答问题。

图1:大象在天空中飞翔——《慕尼黑协定》换来的和平。
图2:笑里藏刀——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拥抱。
图3:自由女神将象征世界自由的火炬交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寓意由英美两国去传承并维护世界自由。
(1)图1、2分别讽刺了什么外交政策和事件?两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4分)
(2)图3主要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对二战进程有何影响?(4分)


参考答案:(1)绥靖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内在联系:《慕尼黑协定》严重削弱苏联对英法的信任,苏联因此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求自保。
(2)现象:美国放弃中立政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影响:壮大反法西斯力量,从根本上扭转国际力量对比的不利局面,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基础。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战中主要大国政治立场的变化。第(1)问,需要认真理解两幅漫画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第(2)问,实际上要求回答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其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以上两幅德国地图,回答问题:
?
请回答:
(1)对比两图,德国的版图在二战前发生了许多变化。请指出3个变化的地方(3分)。结合有关历史事实,概括说明为什么能够发生这些变化(8分)?
(2)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曾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我们至少有三条会遭到进攻的战线。”面对这种情况,德国在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时,有什么共同的做法?为什么?(2分)
(3)作为德国的近邻,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9~1939年间)是如何保证自身安全的?(3分)
(4)结合历史经验教训和所学知识,说明应如何处理邻国之间的相互关系。(4分)


参考答案:
(1)变化:①1936年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②1938年3月德国占领奥地利;③1938年10月占领苏台德区;④1939年3月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每个1分,择其3即可,共3分)。
原因:①《凡尔赛和约》对德国领土的处理,激起德国人民的民族复仇情绪。②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疯狂扩军备战,积累巨大力量。③法西斯德国采取一系列的外交讹诈(如慕尼黑阴谋等事件),以达到扩充领土的目的。④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客观上有利于德国的扩张。(每个2分,共8分)
(2)做法:先集中力量打败西线的国家,再进行其他战线的作战(1分)。原因:避免东西两线作战。(1分)
(3)构筑马奇诺防线;推行绥靖政策;极力削弱德国;在欧洲大陆上孤立德国。(每个1分,择其三即可,共3分)
(4)①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要积极使国际关系向和平方向发展。②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当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③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间的争端;④不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侵害他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等。(每个2分,择其2即可,共4分)


本题解析:(1)变化:对比两幅地图可以看出下列四处不同: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德国占领奥地利;占领苏台德区;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原因:需要从德国方面要突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并且在经济危机之下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实力得到增强的情况下,法西斯德国采取一系列的外交手段,以达到扩充领土的目的。而与此同时,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客观上有利于德国的扩张。
(2)做法:因为德国处于欧洲中部的位置,所以它会面临东西两线作战的处境,为此德国需要采取速决战的战术,先集中力量打败西线的国家,再进行其他战线的作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东西两线作战。
(3)作为德国的近邻,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保证自身安全,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为增强自身的防卫能力而构筑马奇诺防线;为了避免首遭进攻而推行绥靖政策;为防止德国过分强大而极力削弱德国;还有就是尽可能的在欧洲大陆上孤立德国;等等。
(4)题目要求:“结合历史经验教训和所学知识说明”,要想更好的处理邻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应该从一战和二战中吸取教训,首先不主动进攻邻国,即不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侵害他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等;而应该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间的争端。同时在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时候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当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尽力促使国际关系向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和平的大环境对于营造较好的邻国关系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促使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直接原因是:?
[? ]
A、慕尼黑阴谋给苏联带来威胁
B、苏联构筑集体安全努力失败
C、为了避免东西两面受敌
D、利用德国来打击英国法国美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