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6 03:52:40
1、选择题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
A.限制封建剥削
B.解放广大农民
C.保护封建剥削
D.废除封建剥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农民交租交息说明并没有废除封建剥削;地主减租减息说明并不是保护保护封建剥削,这么说也与中共的性质相违背。故只能是限制封建剥削。这一政策不涉及人身隶属,也不能说是解放广大农民。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扶清灭洋”这一口号出自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义和团运动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甲午战争期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吾台民……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这篇檄文应当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C.《天津条约》签订之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檄文中痛感台湾割失、痛斥李鸿章等卖国可知应是发表在D.《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说:“西方的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和西方化。这些社会的政治领袖和知识领袖用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对西方的影响做出了回应:拒绝现代化和西方化;接受两者;接受前者,拒绝后者。”中国近代的下列重大事件中,与以上三种回应方式对应一致的一组是
A.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新文化运动
C.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主要理解题干描述的“西方的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和西方化”这句话的含义,其中现代化是指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即采用机器生产。西方化是指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即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对这两者都拒绝的是义和团运动,因为其盲目排外,拒绝一切西方事物。辛亥革命力图使中国社会在经济和政治两国领域都西化。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拒绝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所以答案为C。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中“现代化”和“西方化”的含义,同时对选项所涉及到的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相关史实要熟练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图是一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它反映的史实出现在?
A.甲午战争时期
B.北伐战争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仔细阅读图片的能力,根据图片上的字迹“倭寇扫荡”“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再结合服饰,可以推测出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