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高频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8-06 03:52: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最主要体现在
A.以反封建斗争为目标
B.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C.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
D.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反封建在1921年不是新的表现,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武装斗争是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方法。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野蛮屠杀中国和平居民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旅顺大屠杀,地点就在②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据《大清律》规定:“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最早以条约文本形式打破这一规定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中《大清律》是指本国法律管理本国事物,最先打破的是英国在鸦片战争后获得的治外法权,本题属于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
A.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也开始资产阶级化
B.除了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材料的信息主要反映了赵秀才、假洋鬼子以及未庄的村民对革命的不理解,说明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反映了辛亥革命仅仅是形式上的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做为“瓜分狂潮”开端事件“三国干涉还辽”其中“三国”是指
A.美英法
B.俄英法
C.俄日法
D.俄德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照会,并以武力强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故选D。
考点:三国干涉还辽
点评:三国干涉还辽这一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帝国主义在对外侵略的过程中,既勾结又斗争,完全以自己的利益为转移,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交换条件。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说明日本的实力尚无法与欧洲列强相对抗,在其实施侵略计划的过程中,还要受西方列强的牵制。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