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6 03:52:40
1、选择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最主要体现在
A.以反封建斗争为目标
B.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C.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
D.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反封建在1921年不是新的表现,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武装斗争是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方法。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野蛮屠杀中国和平居民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旅顺大屠杀,地点就在②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据《大清律》规定:“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最早以条约文本形式打破这一规定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中《大清律》是指本国法律管理本国事物,最先打破的是英国在鸦片战争后获得的治外法权,本题属于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
A.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也开始资产阶级化
B.除了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材料的信息主要反映了赵秀才、假洋鬼子以及未庄的村民对革命的不理解,说明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反映了辛亥革命仅仅是形式上的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做为“瓜分狂潮”开端事件“三国干涉还辽”其中“三国”是指
A.美英法
B.俄英法
C.俄日法
D.俄德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照会,并以武力强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故选D。
考点:三国干涉还辽
点评:三国干涉还辽这一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帝国主义在对外侵略的过程中,既勾结又斗争,完全以自己的利益为转移,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交换条件。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说明日本的实力尚无法与欧洲列强相对抗,在其实施侵略计划的过程中,还要受西方列强的牵制。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