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商鞅变法》高频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八)

时间:2020-08-06 03:44: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

?——《商君书·说民》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范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日“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城。其棱民莫敢议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秦孝公任商鞅……(商鞅)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孝公十二年之制。数年之间,国富民强,天下无敌。?

?——《通典卷一·食货》


材料四 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诸侯。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走,仰天而叹:“嗟乎!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

——《盐铁论·非鞅篇》


请回答:?
(1)材料一指出商鞅的思想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概括商鞅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商鞅变法和商鞅个人的结局。这种结局分别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张: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或法治)。
(2)实践: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刑公族以立威;用流放边境的刑罚来压制舆论。
(3)结局:变法使秦国富强;但商鞅本人身败名裂。说明: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措施作保证;但改革者要法德(恩威)并用,不能施行严刑峻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商鞅变法中为了加强基层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
①十二等爵制?②推行县制?③户籍什伍制?④连坐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理解。商鞅变法中为了加强基层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②③④。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战国时期,有一位历史人物曾经提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 ]
A.旧贵族?
B.商人?
C.新兴地主?
D.农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子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规定?
[? ]
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 ?
B.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 ?
C.反映了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 ?
D.体现了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直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的是
A.重农抑商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D.制定连坐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