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王安石变法》在线测试(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8-06 03:27: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王安石在《感事》一诗中写到“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百姓)。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为解决以上问题,他变法时采取的措施有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农田水利法④方田均税法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表是北宋几个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明细,从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 A. 北宋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入不敷出,出现积贫
B. “积贫”“积弱”引发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C. 冗兵、冗官开支浩大,是北宋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 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赔款是北宋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收入逐年下降,支出逐年上升,故答案选择A项。
点评:王安石变法的背景:(1)阶级矛盾尖锐:北宋初年,宋朝统治者由于对土地兼并采取“不抑兼并”态度,导致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户和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致使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连年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苦难,因而造成各地农民暴动频繁。(2)民族对立严重:北宋与西夏和辽国发生多次战争。(3)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突出:改革派与守旧派斗争激烈。(4)“三冗”危机(冗官、冗兵、冗费导致财政危机)。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王安石方田均税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
[?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王安石的理财方针“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为此采取的措施有
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 ②向官僚地主增收免役钱
③改革科举,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科④实行保甲法,减少军费开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王安石在《感事》一诗中写道:“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百姓)。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为解决以上问题,他变法时采取的措施有(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农田水利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百姓)。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诗中的意思是要解决百姓最基本的生存问题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农田水利法属于解决农民问题,而方田均税法主要是针对官僚地主的
点评: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性质和特点:(1)目的:实现富国强兵、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缓和社会矛盾,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2)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3)特点:通过理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