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6 02:11:43
1、判断题 下列关于1953年中共中央公布的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突出特点是(?)
A.反映了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性选择
B.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
C.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D.其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惟一经济基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同学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一五”计划进行调查研究,寻访历史见证人,了解当时工业化起步的有关史实。下列该同学的调查结论中与当时时代相吻合的是(?)?
A.主要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
B.建立起完全合理的工业布局
C.农村正在进行土地改革
D.轻工业发展速度最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一五计划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故A正确;一五计划初步形成工业布局,不能说完全合理,故B错误;农村的土地改革在1950年就已经完成,故C错误;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发展最快,故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列举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分别采取了什么政体形式? (8分)并分析造成这种政体形式差异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英国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法国实行议会共和制,德国实行(二元)君主立宪制(各2分)。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2分),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2分)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近代西方的政治体制。近代西方国家普遍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主要是有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两大类。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政体。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德国皇帝却有很大的权力;美国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法国的是议会制共和制。在美国,总统有实权,实行三权分立;在法国,议会主权,总统对议会负责。他们差异的原因在于本国的国情和各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
点评:近代西方均是通过立法的方式确立近代的民主政体,反映了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各国的政治体制虽有所差别,但是都是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都是根据本国的国情确定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18年11月17日,《时报》登载《文明女悬挂招夫牌》:“女学士周x x,现年28岁,原籍广东香山人。久寓北京,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鞭于京师某女学校。家资及不动产可达5万元之数。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各学士如有与x x具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4时至6时,为会谈期,务请应时驾临可也。” 以下是对这份征婚广告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该女子受到门当户对旧观念的影响
B.该女子个性独立,受到西化影响较大
C.该女子生活在国民都主张婚姻自主并成为时尚的年代
D.该女子深受新文化运动的观念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右图所示是一枚金箔小型张,这枚小型张所纪念的重大事件,就其国际意义而言,正确的是
A.是一国两制的胜利
B.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步骤
C.在中国领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D.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读图:图片反映的是1997年香港回归,其国际意义是D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