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6 02:04:50
1、判断题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 )
A.注重以人为本
B.重视研究社会现实
C.探究人与自然
D.重视人的前生未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所谓不知《春秋》 不能涉世”的含义是不熟知《春秋》的主要内容就不能步入社会投身于社会 ”。由此可知儒家思想注重研究社会现实,故选B。A项错误,中国古代的思想重民而不是重人,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C项错误,道家思想主要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项错误,是佛教的理论。
点评: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春秋时期有孔子创立,后世思想家不断地发展演化,使之不断地能够适应不断地发展的统治阶级的需要。儒家思想主张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是入世的态度,积极地研究社会现实。与此相关的道家思想也需要掌握,道家思想是出世的人生态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为某国1919年对华进出口贸易分区示意图,该国是
A.日本
B.德国
C.苏俄
D.法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图表数据显示,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进出口明显高于华中和华南地区,结合所学知识,这是日本加紧对东北和华北地区的经济侵略的表现,故选A。
【考点定位】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图1和图2是拍摄于1972年的两张历史照片。这组照片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A.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B.中美、中日宣告正式建交
C.中国在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
D.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干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现象,说法7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取得重大突破,A项正确;中美于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项说法错误;C项无法反映;D项“根本性变化”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指出,在前后约二十年(1957—1976)之久的长期中,我党在两个问题上一再失误。试问这两个问题是什么?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发展的?从中我们有哪些认识?
参考答案:两大问题:①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内主要矛盾的问题,即如何理解阶级斗争的问题。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的问题,即如何确定规模与速度的问题。
相互影响:①l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成为日后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屡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②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经济建设上急噪冒进,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③.1959年“反右倾”斗争,使“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成为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④.60年代,“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终于导致了十年“文革”动乱,国内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认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认识国情,认清社会主要矛盾,既要防右,又要防“左”,并且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找出历史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得出规律性的认识的能力。此题的关键是答好第一问题,做好了第一问题,其他两问就会迎刃而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正确认识国情,认清社会主要矛盾,否则就会失误。当时我国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美帝对新中国敌视和包围,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往往容易急于求成,追求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同时往往会对阶级斗争问题比较敏感,对阶级斗争形势会估计得过于严重,导致失误。回答第二问时,要注意是回答相互影响发展情况。本题的关健重在对材料内容的归纳和概括。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至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是商品经济及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下面三幅图反映了
1952年合作社股票? 1956年公私合营股票? 2008年合作社股权证
A.社会主义所有制具有单一性
B.经济政策具有时代特色
C.建国后我国一贯实行股份制
D.股票是公有制度的产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票证背后所反映历史史实变迁的理解。三种票证分别反映了新中国在过渡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策的变化,体现了经济政策具有时代性的特征,故选B。A项错误,社会主义所有制除了公有制还有混合经济等多种形式;C项错误,三大改造后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废除了股票制;D项明显错误,并不是社会性质的标志。
点评:建国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建国初期特别是三大改造时期实行过股份制,主要是入股的方式。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建立了公有制的经济基础,股份制在中国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一直到改革开放的1979年,第一张股票发行,股份制在中国再次出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