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考点预测(2020年押题版)(五)

时间:2020-08-06 01:53: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慕尼黑的妥协后张伯伦和达拉第被热情的群众欢呼为和平的使者。罗斯福总统也向张伯伦道贺,对他说:“做得好”。英联邦各国领袖更是喜形于色。加拿大总理写道:“容我向您转达加拿大人民热诚的贺意……我与僚属及政府,对您对人类的贡献表示无尽感佩。”二战前这种情况反映了?
①以为妥协可以维护和平是当时人们的普遍心态
②当时的欧美人士对希特勒的扩张野心尚未形成清醒认识
③北美的政客希望通过战争拖垮欧洲
④罗斯福、张伯伦和达拉第都是战争狂徒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战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以为妥协可以维护和平是当时人们的普遍心态和当时的欧美人士对希特勒的扩张野心尚未形成清醒认识。其它与题干不相符合。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指出,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领土和约。……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贪图向现状挑战的唯一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由于英国、法国及其欧洲大陆盟国坚持维护现状。……因此,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起来了。这里的“第三帝国”是指?
A.奥匈帝国
B.苏联
C.美国
D.中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国际会议中,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的有
①26国华盛顿会议?②开罗会议?③雅尔塔会议?④波茨坦会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人类历史上,凡属将要灭亡的反动势力,总是要向革命势力进行最后挣扎的,而有些革命的人们也往往在一个期间内被这种外强中干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出敌人快要消灭,自己快要胜利的实质。整个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及其进行了几年的侵略战争,正是这种最后挣扎的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符合上述观点的典型战役是
[?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不列颠之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自1939年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一直到1941年7月,波苏之间不存在正式的外交往来。苏联驻英国大使迈斯基也“从未同波兰流亡政府总理西科尔斯基或他的政府部长们打过交通。”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的爆发,6月23日西科尔斯基向波兰国内发表广播讲话,表示愿意恢复同苏联政府的外交关系,要求苏联政府释放被监禁在苏联的波兰人。7月30日波兰政府同苏联在英国签订了《波苏条约》,规定,苏联政府同意在其领土上组建一支波兰军队,这支军队在行动上隶属苏联最高统帅部,波兰军队可派一名代表参与其中。?
材料二? 1941年8月12日,苏联签发针对波兰人的大赦令,被监禁的波兰人陆续获得自由,他们成为即将组建的波兰军队的人员主要来源。但波兰军队武器粮食供应不足,缺乏军官,波兰军队所处的困境和苏方所采取的“消极”立场,促使西科尔斯加紧实施早已有之的从苏境内撤离这支军队的想法。英国也积极支持波方的撤离行动。但是,斯大林明确反对“我明白英国有许多事情需要波兰士兵去做。……英国需要你的士兵。”最后斯大林还是同意“两三个师可以离开”。
波兰军队的撤离,是由于其在苏联境内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但其背后则是波苏两个民族之间历史上形成的积怨,相互猜忌,甚至相互仇视。同意在苏联领土上组建一支波兰军队,完全是斯大林对西方友好姿态的展现,是由于政治上的考虑,是企图获得来自英美援助的权宜之计。
从某种程度上说,此阶段的波苏关系实质就是英苏关系。西科尔斯基签订波苏条约是“得到英国政府继续支持的唯一出路……。”英国政府之所以牺牲波兰的利益,是基于它的战略考虑,战时加强与苏联的军事合作,共同打败轴心国;战后与苏联一同对欧洲秩序做出重新安排。
——摘编自耿志《1941年至1942年波兰军队在苏联的组建与撤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波兰军队在苏联组建和撤离的原因。(9分)
(2)简要说明从波兰军队在苏联的组建和撤离折射出苏联、英国、波兰三国之间怎样的国家关系。(6分)
第一问,


参考答案:
(1)组建:苏德战争爆发为苏联领土上波兰军队的组建创造了条件;英国的积极支持;波兰自身的需要;苏联基于政治上的考虑,以同意组建波兰军队来获得来自英美的援助;法西斯对苏联、英国、波兰三国的共同威胁。(5分)
撤离:波兰军队在苏联境内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波苏两个民族之间的积怨和矛盾;英国的积极支持;大国的操控和介入。(4分)
(2)关系:既相互协作,又隐含着矛盾和斗争(为打败共同的敌人而相互协作,为各自国家的利益而相互矛盾和斗争)。(6分)


本题解析:
(1)第一问,可依据材料内容分析,也可以从二战的背景来分析总结波兰在苏联组建军队的原因。苏德战争爆发使得苏联也被完全卷入二战,所以苏波联合抗击德国是必然的选择。有关撤离的原因可以从两国利益关系与大国关系上分析。二战之中尽管全世界都受到了法西斯侵略的威胁,但毕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所以苏波关系、英国与苏联的关系问题就成为了左右该事件的主要原因,再加上波兰自身的原因。
(2)第二问,英国的一个外相巴麦尊曾说过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一切关系的出发点都是本国的根本利益,所以材料中体现英国、苏联、波兰等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既相互合作,又斗争的现象,这是也正常的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