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9 01:18:40
1、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成员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根本目的在于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政权,在外交上采取拒不承认和封锁的战略企图扼杀新中国,所以答案选A,B D两项此时尚未发生,C项符合“一边倒”外交原则。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7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悉尼举行。该次会议的东道主澳大利亚政府公布的报告指出:到2006年,各成员的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几乎是非成员平均水平的两倍。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
A.各成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B.政治体制的多样性 ?
C.社会模式的多样性 ?
D.APEC独特的合作方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张爱玲曾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现代中国辉煌的科学》提供素材,可以选取的是①两弹一星 ②“南优2号” ③穿珠算盘 ④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中要求提供的是现代科技的素材,而③穿珠算盘是古代的科技发明,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13年是不结盟运动成立52周年。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是第三世界中的最大国家,但在当时并未参加该组织。其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不结盟运动是由印度等国发起的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约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国同苏联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结成军事、政治同盟,条约的有效期为三十年。不结盟运动成立于1961年,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所以当时中国并未加入不结盟运动。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D.“南优2号”杂交水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四项中属于新中国独立研制的“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只有袁隆平的“南优2号”杂交水稻,故选D。ABC项原子工程、航天工程等都是西方国家或者苏联走在了前头,因此这三项只能属于“中国科技之最”。
点评:袁隆平研制的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温饱问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是世界领先的成就。此外,建国以后,为加强我国的国防,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威胁,在艰苦的环境下,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我国进入原子能时代和太空时代,也改善了我国的安全环境。与此相关的新中国的其它的科技成就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