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9 01:03:33
1、判断题 下面是1929年2月10日官方报纸《长沙日 报》上发表的图片,这反映出当时
A.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B.风俗改造有激进倾向
C.文化专制趋势加强
D.新文化运动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题目1929年2月10日,可以排除CD。根据漫画信息,其他写道:打道正月、庆祝上元,可知当时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反对态度过于激进,根据所学可知,对待传统文化应该辩证看待。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
A.1979年,人民日报刊发《告台湾同胞书》
B.1981年叶剑英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C.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
D.1984年,“一国两制”写入宪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表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同志就叶剑英的上述谈话指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学者须先立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在工矿企业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主要是为了
A清除反动分子和封建残余? B改善工人的生产劳动条件
C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 D促进实现生产技术现代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要求确认建国初期在工矿企业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可用排除法解答。A选项是民主改革的内容而非目的;B、D选项吃虽然是改革的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民主改革废除压迫工人的旧制度,生产改革废除旧的生产管理制度,这些均属于“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难度为中,考查提炼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文字信息中“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 和平共处原则”可以确定答案是不结盟运动。故选B。A项是全球性的政治组织;C项是经济组织;D项没有独立于美苏两国之外。
点评: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成立,第三世界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到第二届不结盟运动时,就把主要任务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世界多极化趋势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