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1-29 01:03: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学者潘君祥说:“国家机器是一种政治上层建筑,始终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它充当了近代化的组织者的角色……”因此,在落后国家的近代化初期,国家政权日益成为近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下列事件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20世纪初期,清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发展
B.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
D.1992年,中国宣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目标



2、判断题  牛军在《论1945年至1955年中国外交的“内向性”》中说:“为了改善与周边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中国相继提出了解决与邻接国家的边界问题的政策、处理与一些东南亚国家中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政策、以及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的确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迅速扩展,到1955年的□□□□达到了最高潮。”文中的“□□□□”应该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材料二?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卢梭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启蒙推动下降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谁? 书中体现了什么思想?(4)
(2)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4)?
(3)指出材料二作者卢梭的主要思想有哪些?(6)?



4、判断题  下列对“双百方针”中“百家争鸣”的正确理解是? (? )
A.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C.政治上不同派别进行争论,自由发展
D.类似于战国时期的众多学说的自由讨论



5、判断题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
B.中国经济建设蒸蒸日上
C.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D.中国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