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六)

时间:2020-01-29 00:54: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嚣张的最主要客观原因是(?)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
B.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C.反法西斯国家未进行彻底抵抗
D.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事年表

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
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克柏林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
1988年6~7月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首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见的多元化”
1989~1990年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14个发生民族骚乱和流血冲突
1990年1月戈尔巴乔夫声称:“实行多党制……符合社会的需要”
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

材料二: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事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1991年9月9日)
(1)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客观上加速二战的爆发;苏联参战,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变化具有深远影响;雅尔塔会议对加快战争进程以及战后总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攻克柏林,促进德国无条件投降;对日宣战,加速日本投降。
(2)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提出“公开性”“多元性”,造成思想领域极度混乱;使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社会失控,民族分裂愈演愈烈;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的领导。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40年日本天皇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  )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
B.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C.中国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着日本的主要军事力量
D.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D三项虽符合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和作用,但与题干材料的观点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漫画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观察关于二战的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漫画上有两个人物:希特勒和斯大林。希特勒拥抱的同时,在斯大林的背上狠狠地插上了一刀!图中的文字是:“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漫画为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寓意由美、英两国共同去传承和维护世界的自由。试述这一现象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苏联得以暂时不被拖进战争,赢得了备战时间;苏联领导人对希特勒的冒险性估计不足,导致苏联在战争之初严重失利。德国免去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客观上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
(2)美国放弃中立政策,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12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罗斯福总统发表演说,就自己的想法放了一个试探气球。他说:“在世界上横行霸道的瘟疫,现在蔓延开了;爱好和平的国家应该同世界各国一致行动起来,防止疫症蔓延。”可是他的演说在国内引来的却是一片反对声。报上的评论、私人的来信,都骂他是战争贩子:“把侵略者隔离起来吗?”“这种口吻太像威尔逊了!”罗斯福后来告诉一个朋友说:“你一心想领导人们前进,回头一看,跟着的却一个也没有。真可怕啊!”罗斯福确实变得小心多了。他不像丘吉尔那样,在茫茫黑夜中独自大声疾呼,他必须留在比武场上继续奋战,不让群众意见与自己距离太大。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民众群情激愤,一致支持政府对法西斯国家宣战。
——摘编自威康·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全面侵华后美国民众反对卷入战争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8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罗斯福政府针对法西斯侵略采取了哪些重大外交行动,这些行动起到什么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第一次世界大战代价巨大,使民众记忆深刻,不愿意再卷入美洲以外的国际争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民众专注于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国内问题。(6分)
(2)行动:通过租借法案,苏德战争爆发后宣布支持苏联,发表大西洋宪章。(4分)
作用: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引导美国民众,逐步走上与法西斯进行斗争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的道路。(2分)


本题解析:
(1)联系所学知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等角度分析日本全面侵华后美国民众反对卷入战争的原因。
(2)结合史实概括1938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罗斯福政府针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的重大外交行动:通过租借法案,苏德战争爆发后宣布支持苏联,发表大西洋宪章。这些举动引导美国民众,逐步走上与法西斯进行斗争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的道路。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