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9 00:54:49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经过了短暂的20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再次把人类拖进了痛苦与灾的深渊。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前,当时维护和平与民主的国家为什么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4分)
材料二: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图(a)与图(b)、图(c)与图(d)的关系。(4分)
材料三: 胡锦涛主席在一次与美国布什总统会谈中曾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3)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4)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角度说明,在二战中“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联合起来”的事例。(4分)(各举一例)
参考答案:(1)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侵略;苏联采取避战自保政策;中国、西班牙、埃塞俄比亚等国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各自为战,力量弱小;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联合起来,致使局部战争发展为世界大战。(4分,两点即得分)
(2)图a与图b:《凡尔赛和约》引发了德国人民的民族复仇情绪,希特勒借机欺骗人民支持,建立法西斯政权。图c与图d:二战后审判德国战犯,严惩法西斯分子。德国对战争罪行深刻反思,总理以此向世人昭示和平。(4分)
(3)大大加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是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的重要保证。(2分)
(4)政治上: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军事上: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投降;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B.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深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战的理解。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得知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成为扭转二战时局的关键。
请回答:?
(1)说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时间及标志。(3分)
(2)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共同采取的重大的军事行动有哪些?(3分)
(3)简述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举行的重要国际会议及主要成果。(4分)
(4)评价反法西斯同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3分)
(5)由此你得到什么认识?(2分)
参考答案:(1)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不但激怒了世界人民,而且加深了英美等国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从而促进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时间、标志:1942年1月,苏、中、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2)重大军事行动:在北非战场获胜和西西里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盟军进入德国境内和攻克柏林;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3)会议及成果:德黑兰会议,决定对德作战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雅尔塔会议,决定彻底击败德国法西斯,战后建立联合国;波茨坦会议,决定根除德国军国主义,重建德国民主政治,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4)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说明,分散的反法西斯力量易被法西斯力量各个击破,反法西斯同盟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5)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问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两次大战初期,德国对法国进攻的相似之处是
[? ]
A.处于两线作战形势?
B.法国一直被动应战? ?
C.取道比利时进攻?
D.进攻取得巨大成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结合右图判断,这是法西斯德国准备执行的什么计划
A.海狮计划
B.巴巴罗莎计划
C.黄色方案
D.曼施坦因方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