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1-29 00:54: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 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③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④科技生产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背景。本题是复合型选择题,唯有经过了①、②、③、④项的逐项筛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百家争鸣”的思想背景,②是阶级背景,③是教育背景,唯有④项中科技生产“迅速发展”不妥。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针对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在研究学问上的不足,明末清初批判思想家提出了(  )
A.工商皆本
B.格物致知
C.经世致用
D.发明本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属于容易题。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是唯心主义的代表,强调理(或心)是万物的本原,不是后天实践的产物,因而做学问时与实际相背离。B项是程朱理学的方法论,D项是阳明心学的主张。A、C两项都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A项针对的是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而提出,C项指出的是求学问要注重时务,所以答案为C。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史实,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欧洲一体化进程部分大事记:
1967年——欧洲共同体创立,有6个成员国。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2002年1月——欧元正式在欧盟12国流通。
2003年5月1日——欧盟成员国扩大到25个。
2005年——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一体化进程陷入僵局。
2007年12月13日,再次扩大后的27个成员国领导人签署了《里斯本条约》,2009年《里斯本条约》的生效为欧盟重启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法律保障。
2009年11月19日——欧盟选举赫尔曼·范龙佩担任欧洲理事会主席,凯瑟琳·阿什顿女士被任命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
材料二?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龙多·卡梅伦、拉里·尼尔《世界经济简史》
材料三?欧盟的成立建立在一系列的超国家机构基础上。比如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等。……由于集体决策机制,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繁冗的决策程序、不可避免的讨价还价带来了巨大的决策成本,并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
——姜艳霞《从欧洲债务危机看欧元区的制度困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特点。(3分)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5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造成当前欧洲债务危机的制度困境。(2分)
(4)当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不少人认为欧洲一体化会出现重大倒退,也有人认为渡过危机后的欧洲,一体化将得到加强。结合上述材料及回答,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欧洲一体化在困难和挑战中前进;持续时间长;规模逐渐扩大;建立超国家权力机构。(3分,任答三点给3分)
(2)目的:加强欧洲政治经济合作,消除欧洲内部的战争威胁;抗衡美国;提高国际影响力。影响:增强了欧洲的影响力,推动了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分)
(3)集体决策机制难以迅速有效地应对危机。(2分)
(4)看法一:挫折或倒退。欧盟成员众多,内部难以协调;各国利益争夺;制度弊端。看法二:加强。欧盟成员众多,实力强大;有克服危机的经验;欧洲一体化发展到相当程度。(6分,任一看法均可,但仅表述观点不给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欧洲一体化的过程可以看出欧洲经历了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的过程;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从材料给出的时间来看,持续时间长;从“2005年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一体化进程陷入僵局”可以判断欧洲一体化在困难和挑战中前进;此外结合所学知识,也可以答规模逐渐扩大;建立超国家权力机构等。
(2)根据材料二可以明显判断欧洲一体化的目的。欧洲“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即加强欧洲政治经济合作,消除欧洲内部的战争威胁;“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即抗衡美国;提高国际影响力。欧洲一体化的影响可以结合其目的的实现程度来答:增强了欧洲的影响力,推动了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的制度弊端。由材料三中的“由于集体决策机制,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繁冗的决策程序、不可避免的讨价还价带来了巨大的决策成本,并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的信息,显而易见,当前欧洲债务危机的制度困境在于集体决策机制难以迅速有效地应对危机。
(4)本题主要考查对于欧洲一体化的评价。学生可以认同任一看法,但是必须有理有据。认同看法一的同学可以从欧盟的弊端来作答:欧盟成员众多,内部难以协调;各国利益争夺;制度弊端。认同看法二的同学可以从欧盟的优势作答:比如欧盟成员众多,实力强大;有克服危机的经验;欧洲一体化发展到相当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
A.人性本善
B.舍生取义
C.君轻民贵
D.得道者多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符合孙中山宣传民主、反对专制的要求,所以得到孙中山的赞许。A是从人性上说的;B是从个人的修养方面说的;D是从政治理念上说的,都与材料不符。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设立农工商总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于容易题。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旗号,从事的实践活动是创办近代民用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制造局是近代军事工业,A、C与题意不符合。设立农工商总局是康、梁维新派的变法活动,D与题意不符合。轮船招商局是近代民用工业,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主张。因此,正确答案是B。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