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9 00:20:12
1、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 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 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7分)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3分)
参考答案:(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 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
(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
本题解析:中西方思想的对比是近几年高考题中的重点,本题选择了中西方各具代表性的人物孔子和柏拉图作为载体进行考察学生的识记、分析、概括、归纳等能力。
(1)关于“共同性”的回答,紧扣材料信息“都相信 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即可判断得出。关于“不同作用”的回答,紧扣书本内容,难度不大,关键突出“礼”与“仁”的不同作用,突出“礼”强调等级,而“仁”强调缓和社会矛盾。关于“品德”的分析,主要联系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相关内容,注意语言表述即可。
(2)明确材料二的思路,即强调社会关系的角度,进而组织语言回答,要求学生注意综合归纳。而关于“具体社会背景”的说明,联系书本知识,明确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而柏拉图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日益显现的时期。。
【考点定位】选修四·东西方的先哲·孔子、柏拉图。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古代世界有位思想家认为:“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这位先哲
A.首次用观察的经验解释自然现象
B.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材料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可知这位先哲是苏格拉底;A.首次用观察的经验解释自然现象,说的是自然哲学家,B.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是智者学派主张;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亚里士多德的贡献;D.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是苏格拉底的贡献,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者都把人类社会当作研究的主体,都重视人的价值,否定绝对权威,注重人、人性,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不同点:①智者学派否定一切对人的约束,认为每个人所有的需要都是正确的;强调个人自由,忽视社会道德。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个人的要求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美德对人的重要性,强调“知德合一”。②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德性的少数人治国,即“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对孔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有?①所著的《论语》是人们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②所编修的《春秋》有“尊王攘夷”之旨 ③提出“和而不同”以协调礼和仁的关系?④在君臣关系上主张“严而少恩”、“尊主卑臣”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可知,①所著的《论语》是人们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说法错误,因为《论语》是孔子弟子整理而成;②所编修的《春秋》有“尊王攘夷”之旨说法正确 ③提出“和而不同”以协调礼和仁的关系说法正确 ④在君臣关系上主张“严而少恩”、“尊主卑臣这是是法家的主张,故此题选B项。
点评:此题为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的每个备选项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成,要求选出其中正确的一组,实际上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知识,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坚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中外历史演进过程中,曾涌现出许多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结合下列图片与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图1孔子?图2柏拉图?图3康熙帝?图4克伦威尔?
(1)简述图l和图2人物分别对理想中的统治者提出了什么要求?
(2)图3人物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方式上有何特点?
(3)为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图4人物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
(4)你在学习上述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中,感悟到哪些积极的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
(1)孔子:仁。柏拉图:哲学王(哲学家王)。
(2)特点:战争;谈判;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加强民族团结。
(3)征服爱尔兰、苏格兰;颁布((航海条例》;英荷战争。
(4)求真求实、积极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
本题解析:
第(1)问,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柏拉图的理想国主题是哲学。第(2)问从对内和对关系角度归纳特点。第(3)问也可以从对内、对外分析克伦威尔的措施。第(4)要从政治角度探究人生。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