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七)

时间:2020-01-29 00:09: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材料一:“二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研究“二战史”的著述很多。对于“二战”爆发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大多认为“二战”爆发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材料二:胡锦涛主席在一次于美国布什总统会谈中曾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8分)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前,(3) 当时维护和平与民主的国家为什么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6分)
(4)“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5) 盟是怎样形成的?它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从它的形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1分)


参考答案:(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形成;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8分)
(2)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侵略;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采取避战自保政策;中国、西班牙、埃塞俄比亚等国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各自为战。(6分)
(3)二战爆发后,美国修改“中立”政策,开始对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援助;1941年,美、英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开始对苏联提供一些援助;1942年,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6分)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3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结盟,各国联合有利于人类的共同发展,应对共同面临的问题。(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随后不久,美国
[? ]
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B.通过了《租借法》
C.与英国共同发表了《大西洋宪章》?
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图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A.改变了大战爆发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C.证明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地点:瓦胡岛,著名的珍珠港即在瓦胡岛上。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最终促成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D项为正确答案。美国改变 “中立”政策,是在1941年3月,以《租借法案》的出台为代表;B项指的是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为1941 年11 月7 日苏联莫斯科红场阅兵的情景。与此同时

A.莫斯科战役正在进行
B.美英首脑正在发表《大西洋宪章》
C.英军在阿拉曼一带发动反攻
D.太平洋战场形势开始发生重大转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从题中图片的时间1941年11月可知,四个选项中的事件发生或进行的时间与其相一致的只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38年9月27日英国首相张伯伦发表广播演讲:“我们在对一个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的同情,但总是不能仅仅为了它不顾一切的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这里的“小国”指(  )
A.荷兰
B.奥地利
C.波兰
D.捷克斯洛伐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张伯伦的演讲意为牺牲小国来保全英国,这是绥靖政策的体现。慕尼黑阴谋使绥靖政策达到高潮,与之相关的是捷克斯洛伐克,答案为D。ABC与之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