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1-28 23:43: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说:“搬起石头打自已的脚,这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
B.德国实施“海狮计划”
C.莫斯科战役的爆发
D.慕尼黑协定的签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人宣布:“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勾销。”这反映出
A.对苏联的经济复兴持怀疑态度
B.主张进行“冷战”以遏制苏联
C.认为应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
D.主张展开军备竞赛以拖垮苏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二战”期间,罗斯福曾说,邻居家着火了,我们把水龙带借给他,等到火熄灭
了,再把水龙带收回就是了。为此,美国采取的行动是
A.实施《租借法案》
B.签署《大西洋宪章》
C.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签署《开罗宣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战美国政策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符合题干信息的是实施《租
借法案》。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学者在研究20世纪30年代某历史事件时说:“这是大国侵略性和防御性两种民族主义妥协的顶峰,它们的共同本质是民族利己主义。”该历史事件应该是


A.九一八事变
B.“慕尼黑阴谋”
C.德国武装入侵波兰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大国侵略性”是指德国侵略,“防御性两种民族主义妥协”是指苏联妥协,“民族利己主义”说明都符合各国 的国家利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符合这种思想,故本题选择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丘吉尔曾这样评价发生在1942年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之前我们战无不败;这场战役之后我们战无不胜。”这场战役是指(?)
A.中途岛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战役
D.阿拉曼战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