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8 23:11:32
1、判断题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
A 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 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的工作重心
C 使全党认识到“文革”错误的根源
D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左”倾错误,实质上是受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束缚。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孙中山全集》第9卷)。近代以来中国各阶层在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历程中,逐渐认识到: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
请回答:
(1)在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孙中山创立了什么理论?后来有什么发展?(2分)
(2)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史实(3分)
(3)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有哪些创新?(3分)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4分)
参考答案:
(1)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2分)
(2) ①制定民主革命纲领;②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③实现国共两次合作;④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⑤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3分)
(3)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
(4) ①改革开放;②实行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③进行国有企业改革;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⑤创建经济特区;⑥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自近代以来中国各阶层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在探索中找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社会建设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是对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比重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个体经济 |
1952年 | 19.1% | 1.5% | 0.7% | 6.9% | 71.8% |
1956年 | 32.2% | 53.49% | 7.3% | 0 | 7.1%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观察表格,分析各项经济成分比值,个体经济这种私有经济在1952年时占71.8%,A项说法正确。根据所学,1953-1956年进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56年,公有制基本建立,也就标志着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正确。从1952年到1956年,资本主义经济从有到无,这说明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彻底改造,完全变成了公有制经济,D正确。而合作社经济本身是公有制经济。B项说法错误,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准确把握表格所列各项经济成分的性质,再联系所学的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以来,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三年以来”的革命时期内,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行动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这一军事行动的直接指挥者是谁?(3分)
(2)“三十年以来”的革命历程的起点事件是什么?这一革命运动的爆发对中国革命的意义是什么?从此后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中,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了什么经验教训?(3分)
(3)“一千八百四十年”(即1840年)以来的民主革命中,中国各阶级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请列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重大革命斗争?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挺进大别山;(1分)刘伯承、邓小平。(2分)
(2)五四运动;(1分)标志新民主革命的开端。(1分)经验教训;掌握军队(武装力量)的重要性。(1分)
(3)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1分)辛亥革命。(1分)道路;农村包围城市、(1分)武装夺取政权。(1分)
本题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回答解放战争的序幕及其指挥者即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2)1949年以前30年是1919年由此可知问题所指应该是五四运动,根据教材内容可以直接回答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以及中国在土地革命时期的经验总结;(3)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重大革命斗争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点评: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西方殖民者试图将中国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封建求民主反侵略求独立和解放的进程。高考对此内容的考查密度较大,难度也较深,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总结历史进程的特点和各种革命力量和理论的对比。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守株待兔”的故事耳熟能详,“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反映了法家韩非子的改革思想。A属于道家的无为思想,C属于儒家孔子“礼”的思想,D属于墨家尚贤的思想,只有B符合法家思想,反映了法家的中央集权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