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九)

时间:2020-01-28 23:03: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推动力是
A 苏联的解体?B 新科技革命
C 市场经济体制?D 跨国公司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1)削弱地方强中央,说白了就是地方官没实力中央有实力,显而易见。(2)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秦始皇设丞相辅助朝政,宰相一家独大,但是从唐朝开始,分宰相为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这个相权削弱了,有规定六部决议一律由皇帝最后审核。这就是削相强皇权。(3)对边疆的管理!!秦始皇一开始不管,到了清朝设理藩院,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4)强化对官吏的监视,明朝锦衣卫 东西厂的设置,是这一趋势达到顶峰,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货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1)缓解社会危机,树立“新”朝形象,巩固政权。(5分)
(2)复古而不切实际;频繁多变,币种紊乱,造成社会经济混乱;任意规定币值与兑换标准,掠夺百姓财富,加剧社会动荡。(10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王莽改革目的的掌握。分析解答时,一方面要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要紧扣材料。如材料“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体现了其改革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新政权。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王莽币制改革失败原因的分析与掌握。要将材料与所学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如材料“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反映了改革的掠夺性;先“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后又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表现了币值混乱和缺乏稳定性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大国的崛起有哪些共同因素?


参考答案:共同因素:建立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照搬别国发展模式。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力量指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任意回答两个方面即可得2分)


本题解析: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此话最有可能出自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芝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