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五)

时间:2020-01-28 23:03: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百年张裕,历久弥香”。张裕葡萄酒公司(1889年建)见证了我国民族工业的风风雨雨,是我国良族工业发展的缩影。同时,它也是我国传统民族工业走向世界,成功运作的典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从创建到20世纪80年代,张裕葡萄酒公司这一民族工业的传统品牌,经历了哪几次主要发展机遇?简述每次发展机遇出现的原因。(9分)
(2)就张裕葡萄酒公司如何进一步走向世界,和在国际市场上打造民族工业的强势品牌方面,请你提几点建议。(3分)


参考答案:(1)机遇与原因:
①第一次: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分)
②第二次:一战期间。辛亥革命的鼓舞和推动;欧洲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思潮和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3分。“原因”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③第三次:新中国成立后。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制和束缚,党和政府对民族工商业进行了合理调整以及社会主义改造。(2分)
④第四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强对外经济交流。(2分)
(2)建议:充分利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与条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继续进行技术引进,加强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和技术自主创新;遵守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善于运用游戏规则;做好品牌自身的知识产权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得3分。若有其他要点,只要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本题解析:(1)解答此题首先注意张裕是1889年建立的,1889年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回答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几次时机。
(2)在国际市场上和国外品牌竞争,就需要自强,不断的更新技术,坚持自主创新等,回答时紧扣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53年12月,周恩来提出的,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的是(?)
A.非集团不结盟原则
B.公平竞争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分权与制衡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周总理1953年12月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必备条件和基础,它构成了核心部分;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贯彻五项基本原则的保证;平等互利是实现共处的条件;和平共处则是出发点和必然结果。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上述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它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A.非集团不结盟原则是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倡导,? B.公平竞争原则与题干无关,D. 分权与制衡原则一般是指西方国家民主制度遵循的原则。
点评:新中国成立仅四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首倡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国际风云变化的考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当今公认的现代国际法和处理现代国际关系的共同准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最好方式,也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英国《金融时报》?2010年12月12日报道,WT0?日前的一份专家小组报告指出,欧盟对中国输欧螺丝和螺栓采取一刀切国别关税的做法,违反了全球贸易规则。这说明
[? ]
A.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已经实现?
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C.?欧盟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世贸组织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资料生产比例变化图,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近代中国消费资料工业稳步增长
B.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C.近代中国工业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可知生产资料工业主要为重工业,消费资料工业主要为轻工业。题中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这不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发展趋势。说明我国着重发展轻工业,重工业发展水平低,工业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A项为现象不是本质可排除。题目中未涉及工业布局,B项排除。材料没有关于这一时段民族工业发展迟缓的数据比较,因此不能体现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故排除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和谐社会是人类美好的愿望和追求的目标。下列那些主张是有利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 ?)


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C.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D.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A项中孔子的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其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B项中孟子的主张“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即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C项中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是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的,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D项中朱熹的观点其实质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据此,可以选出本题的答案为A、B。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