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三)

时间:2020-01-28 23:03: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从秦朝到清朝,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牢固的血缘关系
B.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终于得到解决
C.浓厚的专制色彩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秦朝建立了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存在着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总的来看,发展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地发展,故选D。A项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否定了血缘关系在政治中的主导地位;B项说法错误,不是这一制度的特点;C项正确,但是不是最主要的特点。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在秦朝创立,其内部存在着两对矛盾,发展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不断的加强有效地确保了国家的统一。历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如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内容都要求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末,卢森堡首相皮埃尔?维尔纳提出后人所称的“维尔纳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资本完全自由流通,各成员国货币趋同直至确定一个固定汇率,货币储备集中,通过某种类似“欧洲联邦储备局”的机构确定中心货币政策和对第三国的共同货币政策。其目的是
[? ]
A.实现欧洲货币的统一?
B.发展卢森堡经济
C.实现欧洲政治一体化?
D.削弱法国和联邦德国在欧共体的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
资料二: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
柳、黄二人同样是针对皇帝这个制度发言,却作出完全相反的评论。关于这个差异,以下解释何者较为合理?
①柳宗元的说法是为帝制辩护,肯定帝制存在的合理性
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明废相后皇帝专权的史实
③二人所批判的帝制因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实质内涵
④二人所处社会的结构不同,二说都有其当代的合理性
⑤二说恰好相反,所以两种说法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数据一可看出柳宗元认同秦始皇建立帝国,并以郡县取代封建的作法,虽然秦始皇是为了维持嬴姓政权万世不衰,但却也使天下人得到好处,故①可选;柳宗元为唐代人,他所处的时代正值藩镇跋扈,中央政府权力衰微,故柳宗元作〈封建论〉强调郡县制是大势所趋,藉以提倡中央集权。黄宗羲则为晚明时人,当时宰相制度已废除,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因此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批评皇帝制度是为满足君王「一己之私」,政事的处理完全依凭皇帝一人的意见与好恶。两人虽均对皇帝制度发表意见,但立论却完全不同,主要是因为两人所处时代背景的差异,因而有不同的见解与主张,不能说谁是谁非,故②③④皆可选,而⑤不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赵本山、赵海燕在2005年辽宁电视台新年晚会上主演的小品《出名》讲述的是耿
老汉为救落水儿童而出名之后的事。就耿老汉救人这件事体现了以下哪种学派的观点:
A.孔子“仁者爱人”说
B.孟子“性善说”
C.荀子“性恶论”说
D.墨子“兼爱”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是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C认为人性生来是恶的,这不符合救人的初衷。D 是指全天下没有登记的爱,都不分轻重厚薄;只有B是说人都有天赋的道德意识,具有“恻隐之心”才会去救人。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但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却把这一发展称之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社会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B.中国民族工业结构不合理
C.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的混战状态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