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1-28 22:45: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辛亥革命后颁布了废止缠足的法令,但是,人们至今还可以看见出生于辛亥革命后的“小脚老太”。这主要说明:
A.缠足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
B.生活习俗的变迁成乡发展不平衡
C.废止缠足的法令成为一纸空文
D.传统旧习俗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司马迁说孟子的学说“迁远而阔于事情”,秦始皇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学说,而汉武帝却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分析说明儒家学说在战国、秦、汉的不同地位及其原因,指出儒家学说地位变化所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方面的特征。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该题旨地位:战国时倍受冷落,秦朝遭受压制,汉朝获得独尊地位。原因:(1)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保护农业生产。这些主张虽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在战国纷争时期,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遭受统治者的冷落。(2)秦朝时,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3)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等思想内容,糅合了多家学说、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故可获得独尊地位。特征:思想文化的发展反映了当时社会由割据到统一的历史趋势;思想文化必须为政治服务,才能生存发展。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概括、初步运用史学理论解决问题及文字表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以及“一定的思想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两个史学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适应?政策的需要,从汉高祖到武帝继位约7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参考答案:休养生息、黄老思想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汉时期的治国思想,在西汉初年经济凋蔽,统治者采用的是黄老无为的思想与民休养生息,缓解社会矛盾,恢复发展经济,属于课本基础知识,依次填写内容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自建国至20世纪?0年代,我国史学界在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保守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其根据之一是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既保留了国王,在国会中还保留了贵族院(上院).体现了大资产阶级与大地主分享政权的政治形式.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你对这一问题如何看待?


参考答案:不能把君主立宪制的实行作为判断革命不彻底的标准。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一样,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形式。这种体制符合英国国情,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对英国社会的发展和世界民主
政治的构建起了示范作用。


本题解析:以往受苏联史学观点和极“左”思潮的影响,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采取贬义的观点,应从君主立宪制体现的本质、英国的国情、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二战刚结束时,有人站在德国柏林街头,哀叹道:“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二十多年时间,要想复兴,真是比登天还难!”可是西欧国家很快就清除了废墟,还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原因是①美国实行了马歇尔计划②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③西欧各国走向联合
④与美国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