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8 22:45:03
1、判断题 1947年,上海五家印制钞票的印刷厂一分钟印制1600万元的纸币,日夜赶制仍不能满足需要。后来,国民政府只好发行10万元的大钞。这给民族工业带来的影响是
A.提供了更多的民族资本?B.使民族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C减轻了官僚资本的压迫?D.使民族工业遭到了致命打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rianos)的《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周以后的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尽管偶尔也有失误,却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这里的“帝国结构”的核心部分应该是(?)
A.郡县制
B.法家思想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秦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该“帝国结构”出现在秦朝,并且直到1912年才告终。它取代了周的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综合以上信息由此可以判断“帝国结构”是封建帝制,其核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法家思想、秦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C。
点评:秦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代2000多年一直沿用。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所代替。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矛盾斗争以及所采取的措施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中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
A.没收官僚资本
B.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建国初期大量没收了原国民党所属的官僚资本,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答案选A,B项是建立国营经济的重要途径, C 项出现在三大改造过程中,D项主要发生在广大农村地区与城市国营经济的建立无关。
点评:中国社会主义建立和发展道路的阶段特征非常明显,需要牢固把握以下几个阶段的分期界限:①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1953-1956年﹚,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尤其是第三项内容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956~1966年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巨大破坏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从永徽六年武氏立为皇后,至武后卒年为止,“录取进士为1157人,此数为高祖进士的44.5倍,太宗进士的5.6倍。天授元年十二月:“太后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殿试自此始”。另《唐大典》曾记载有:“武举以七等阅其人。”其内容为:“射长垛、骑射、马枪、步射、才貌、言语与举重。”《新唐书》中载:“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以实,乃命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等第判之,判之糊名,自此始也。”“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武则天当政期间国内出现了“广开庠序,大敦学校,服膺训典,尊尚师儒……四海之内,靡然成风”的文治局面。
材料二?宋代洪迈在《客斋随笔》说:“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清代赵翼谓其为“女中英主”。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很多功绩都没有提,只保留了十五件大事:杀王皇后、萧淑妃;贬褚遂良、韩瑗;阻止李治亲征高丽;杀上官仪;泰山封禅;杀惟良、怀运;杀贺兰敏之;封赏武承嗣;令王公以下皆习《老子》;每岁明经,准《孝经》、《论语》策试;为母服齐衰三年;杀周王显妃赵氏;鸠杀太子李弘(传说,存疑);贬郇王素节;废太子李贤。历史学家孟宪实说,司马先所处的北宋,皇后、皇太后的权力很大,女主问题很严重,为了防止她们效仿武则天,司马光就在《资治通鉴》中故意妖魔化武则天,弱智化唐高宗。
(1)材料一反映了武则天怎样的科举政策?(7分)
(2)据材料二,你如何看待对武则天的评价。(8分)
参考答案:(1)扩大科举取士规模;设武举,重视人才的综合素养;设殿试;创糊名。(7 分)
(2)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褒贬不一;武则天对中国历史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应给予肯定;历史人物评价应该综合其历史事迹进行全面辨证评价;司马迁在《资治通鉴》中带有政治目的的评价是不客观和真实的。(8 分)
本题解析:(1)本问考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归纳,关键信息:“此数为高祖进士的44.5倍,太宗进士的5.6倍”、殿试自此始、判之糊名、武举以七等阅其人、“射长垛、骑射、马枪、步射、才貌、言语与举重。”
(2)材料二反映历史上对武则天评价褒贬不一,故应一分二为的客观评价,辩证分析材料二对武则天的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76年,在贫穷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但却普遍存在着“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对这种劳动状态评价合理的是?
A.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初期管理失误造成
B.是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
C.有利于在集体合作中提高劳动生产力
D.是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阵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