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1-28 22:44: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口号是“为达到一定目的、实现某项任务而提出的、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练明确的语句”(《辞海》)。下图中可能是广泛流传于哪一时期的口号。

A.解放战争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文革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中“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到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各国反动派” 口号带有阶级斗争的意味,广泛流传于文革时期。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根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有20%,6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仅剩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无计划的盲目垦荒
B.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C.大规模的商业性采伐
D.“大跃进”运动中毁林炼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四川森林覆盖率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急剧下降,联想史实可知即为1958年大跃进运动造成的,当时全民上山砍树,大炼钢铁结果造成了森林覆盖率的大幅下降。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
?
图2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农村发生的重大事件,图中横幅文字为“入社报名大会”。这里的“社”是指(? )

A.集体农庄
B.合作社
C.人民公社
D.信用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集体农庄是前苏联农民集体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劳动人民根据互助合作的原则自愿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按经营业务的不同,可以分为生产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这些专业合作社都是在同一行业的联盟体。在我国,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或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出现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人民公社出现于1958年;信用社一般认为是1951年开始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早期发明的白炽灯,它的发明者是

A.瓦特
B.爱迪生
C.贝尔
D.莱特兄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白炽灯的发明者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所以答案选B,A项改良了蒸汽机提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动力机械,C项最先发明了电报, D莱特兄弟最先制造出了飞机并成功试飞。
点评:两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成就明显不同,其实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共发生国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各部相同,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这同时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以及内燃机的出现为标志,极大地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其标志主要要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和新生物科技等,他们推动了二战后世界发生巨大变革。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①维护国家统一 ②发展社会经济 ③防御侵略 ④加强民族团结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弱,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抵御外来侵略、加强对地方的管辖、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仍起积极作用,因而也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