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8 22:44:42
1、判断题 口号是“为达到一定目的、实现某项任务而提出的、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练明确的语句”(《辞海》)。下图中可能是广泛流传于哪一时期的口号。
A.解放战争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文革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中“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到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各国反动派” 口号带有阶级斗争的意味,广泛流传于文革时期。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根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有20%,6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仅剩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无计划的盲目垦荒
B.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C.大规模的商业性采伐
D.“大跃进”运动中毁林炼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四川森林覆盖率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急剧下降,联想史实可知即为1958年大跃进运动造成的,当时全民上山砍树,大炼钢铁结果造成了森林覆盖率的大幅下降。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集体农庄是前苏联农民集体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劳动人民根据互助合作的原则自愿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按经营业务的不同,可以分为生产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这些专业合作社都是在同一行业的联盟体。在我国,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或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出现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人民公社出现于1958年;信用社一般认为是1951年开始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早期发明的白炽灯,它的发明者是
A.瓦特
B.爱迪生
C.贝尔
D.莱特兄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白炽灯的发明者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所以答案选B,A项改良了蒸汽机提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动力机械,C项最先发明了电报, D莱特兄弟最先制造出了飞机并成功试飞。
点评:两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成就明显不同,其实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共发生国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各部相同,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这同时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以及内燃机的出现为标志,极大地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其标志主要要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和新生物科技等,他们推动了二战后世界发生巨大变革。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①维护国家统一 ②发展社会经济 ③防御侵略 ④加强民族团结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弱,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抵御外来侵略、加强对地方的管辖、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仍起积极作用,因而也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