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王安石变法》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三)

时间:2020-01-28 22:41: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人才之不足,或者归咎于科举,以为教之以课试之文章,非独不足以成天下之材,反从而困苦毁坏之。科举固非古,然观其课试之文章,则圣人之经,前代之史,道德仁义之宗,治乱兴亡得丧之故,皆粹然于其中,则其与古之所谓‘学古入官’‘学而优则仕’者何异?”能够支持上述观点的正确史实是
A.唐朝设明经科,培养了实用人才
B.北宋设进士科,培养了人才
C.王安石变法中重编教科书,整顿太学
D.明代八股取士,不利于人才培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相关知识点。由材料的“人才之不足...科举固非古,然观其课试之文章,则圣人之经,前代之史,道德仁义之宗,治乱兴亡得丧之故,皆粹然于其中”可知人才选拔应该注意学习“课试之文章,则圣人之经,前代之史,道德仁义之宗,治乱兴亡得丧之故”,因此北宋设进士科最符合该材料的人才选拔理念。所以选择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均以失败告终,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触动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遭到强烈的反对
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
C.支持变法的皇帝过世,他们失去了支持
D.保守派当政,坚决反对新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加强北宋的军事力量
B.解决北宋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
C.铲除地方割据的基础
D.打击官僚地主和抑制土地兼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王安石对科举制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 ]
A.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B.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 ?
C.产生了否定科举制的思想?
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为克服军队中“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将无常兵、兵无常将”带来的弊端,王安石采取的措施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更戍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王安石以“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副将各一人,专掌训练,达到“使兵识其将,将练其士卒”的目的。这是将兵法,故选C。A项是加强对全国控制的措施,同时又想着提供源源不断的兵源;B项是一种鼓励养马的措施;D项是改变军队轮流防住的措施。也有利于解决材料中的弊端。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王安石变法中涉及到提高军队战斗力内容的措施。主要有将兵法、保马法和更戍法等。此外,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还包括青苗法和募役法等,总的理念是通过对大地主大官僚的限制达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因而遭到豪强地主的抵制,最终王安石变法失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