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1-22 02:36: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墓碑》:希特勒正要求军队向东进攻。

材料二?历史学博士梅尔察洛夫认为大战进程的转折不能简化为一次主要的交战就能完成。转折是在经济、政治、物质、心理方面达成了决定性的不可逆转的对敌优势,?从纯军事方面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和胜利的保证。……正是经济政治能力的有限性,?才迫使希特勒采取了速决战的战略方针,而恰恰是在战争最初几个月中,尽管红军败退,?但在莫斯科城下反攻之前,法西斯德国的主要战略意图就被破坏了。“速胜计划的危机,意味着整个东方战线的失败”。……德国官方出版《德意志帝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承认1941至1942年之交,?德国由于实行了急剧的力量收缩,“战争的进程因此才没有失控”。?
——《如何评价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地位?》
(1)《墓碑》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梅尔察洛夫人认为二战的转折在哪场战役开始?你做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慕尼黑协定》签字后捷克斯洛伐克外长在接受记者访谈时表示“我不知道你们在这一协定中能够得到什么好处,但我知道捷克斯洛伐克决不是最后一个,相同的命运也会降临到其他人的头上。”①文中的“你们”主要是指西方大国英法等?②与捷克斯洛伐克“相同的命运”首先降临到波兰的头上 ③根据慕尼黑协定的规定捷克斯洛伐克被并入德国。
A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C①②③都正确? D①③正确,②不正确



3、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1—1945年的欧洲和北非战场

材料二?英国与德意的作战都不能离开港口和交通干线,双方在北非沿海宽不到 100公里,长却达 2000 公里的狭长地带反复拉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阿拉曼战役与二战中某些著名战役相比,规模和战果并不显赫。然而,衡量一个战役的历史作用,主要应以它对战争的总进程和对全局的影响而定。地中海南畔的北非、西亚地区合称中东。其战略地位的重要,不仅因为与“战争血液”——石油有关,而且是大英帝国得以维系的生命线和“腰带扣”。英国把它看作仅次于本土的第二个战略重点地区。阿拉曼之战的胜败,不仅关系到大英帝国可能会遭腰斩而解体,计划中的美英联军在西北非登陆后东西夹击非洲军的前提能否实施,也关系到北非的德军可能越过苏伊士运河进入西亚,与自高加索南下的德军会师于海湾,以致德、日法西斯在印度洋会师。……阿拉曼之战确实是举足轻重、牵动全局的一仗。所以丘吉尔把它看作是大英帝国“命运的关键”。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与德意在北非作战为什么都不能离开港口和交通干线?(2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丘吉尔为什么把阿拉曼战役看作是大英帝国“命运的关键”?(8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北非战场的胜利给欧洲战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4、判断题  1935年,法国总理就意大利的扩张趋势曾说过:“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让它们在非洲沙漠畅通无阻,或许就能够安静下来。”他的观点表明法国( ? )
A.推行中立政策
B.主张制止法西斯侵略
C.推行绥靖政策
D.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5、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图片一为诺曼底登陆)?(图片二拍摄于1945年苏联)
(1)依据图片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诺曼底登陆为何选择在1944年?它有何影响?(6分)
(2)图片二中的三巨头是哪三人?如何评价这次国际会议?(9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