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一)

时间:2020-01-22 02:28:1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2、判断题  (8分)
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按照下列提示,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步骤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发展的巨大变化:
(1)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分别是什么?(2分)
步骤二: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材料一?新交因狐裘而订,不问出身。旧友以鹑结(指破烂的旧衣服)而疏,视同陌路。遂令舆台隶卒辉煌而上友,官绅寒士贫儒蓝缕而自惭形秽。
——摘自《申报》1873年4月7日《申江陋习》
(2)据材料一,说明人们在社会交往方面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步骤三:学会反思,感悟社会生活的真谛:
材料二 ?道光季年,中外通商而后,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初只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地亦皆争相爱慕,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
——摘自《申报》1892年1月18日《中国宜造洋货议》
材料三 ?风俗之靡不自今日始矣,服色之奢亦不自今日始矣。溯当立约互市之初,滨海大埠,富商巨贾与西商懋迁有无,动致奇赢。财力既裕,遂于起居服食诸事斗异矜奇,视黄金如粪土,见者以为观美,群起效之。……近今风俗之侈靡日甚一日,较之三十年前已有霄壤之别。?
——摘自《申报》1894年3月16日《论服色宜正》
(3)据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社会出现了怎样的风气?(2分)
(4)据上述材料,分析社会风气变化的影响。(2分)



3、判断题  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
A.“双百”方针 “教育大革命” “三个面向” “和平赎买”政策
B.“两弹一星” “科教兴国” “双百方针” “载人航天工程”
C.“上山下乡” “东方魔稻” “三步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863”计划“样板戏” “希望工程” “四项基本原则”



4、判断题  关于明清封建专制集权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曾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发展经济?②钳制社会思想,影响社会发展?③遏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④阻碍、压制了社会变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判断题  “近代化”也称“现代化”,是指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变为现代工业文明。回答下题。
小题1:鸦片战争后,表明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史实是
①洋务运动?②清末新政?③义和团运动④实业救国?⑤一五计划?⑥改革开放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⑥
小题2:中国近代第一家内河航运公司和第一家炼钢厂分别设在
A.福州、上海
B.福州、天津
C.上海、汉阳
D.天津、汉阳
小题3:新中国60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下图是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几个阶段的场景,请依据时间顺序排列
  

①跃进号角(宣传画)

②全国科学大会纪念邮票
      ?
③南京长江大桥

 
④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