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0-01-22 02:10: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2013年恰逢辛亥革命102周年和中共建党92周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灾难深重的中国出现了众多救亡图存的杰出人物和几股根子在西方又结合了中国国情的救国思潮。其中,凝聚了人类历史智慧的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因为共产党纲领的许多原则与三民主义基本一致,毛泽东称之为新民主主义。这个时期共产党进行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其实是改造过的三民主义革命。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都不是对立的,而是朋友和同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分别说明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对中国产生的巨大的深远影响。(8分)
(2)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都不是对立的,而是朋友和同志。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7分)


参考答案:(1)影响:①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在它的指导下,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后来又发动一系列革命,如二次革命、护国、护法运动等,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4分)
②共产主义:毛泽东、邓小平等把它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起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且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它们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振兴道路。(4分)
(2)理解: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3分)两者的一致性具体表现:
①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②两者的革命对象、任务相同:两者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③两者都是中国人民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政治纲领,都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产物。(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主要是要回答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想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可以分别从辛亥革命及其影响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巨大成就进行说明。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回答时候主要以材料中观点为依据,三民主义同共产主义并不是对立的,有若干原则二者是相通的,二者在反对的目标和革命的性质等方面是一致的,二者也相互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对右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信息中不难发现其时间特征是1954年12月和企业名称“上海市装订生产合作社”,这能说明其反映的是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政策,答案选B,A C两项均发生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 D项属于对手工业改造的范畴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内容不符。
点评: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而新中国的建立仅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要注意二者的区别。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而图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解读图片和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别图中的信息,其二注意图中材料的来源或出处,最后就是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有时间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人写道:“先秦诸子百家,儒、墨、道、法究竟谁是谁非?”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社会现实
B.人与社会的和谐
C.人的生命
D.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与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的大变革、大动荡时期。面对社会的大变革,诸子思想家纷纷对社会现实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展开批驳与争论,希望用自己的思想来改造社会。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分析选项,A项最为恰当,所以应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A.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重商抑农思想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市场繁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不对,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是在明朝? C不对,重商抑农思想开始出现是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D不对,资本主义市场繁荣与事实不符;B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在西方的经济侵略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点评:命题人的陷阱之一是“似是而非”原意是好像对,实际上并不对。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命题者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的特定性,对相关题肢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的题肢所干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东欧国家支持中国
B.欧洲国家日益走向联合
C.美国霸权地位江河日下
D.第三世界国家蓬勃兴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仔细解读材料,材料表明美国无力阻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讲坛。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