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2 02:05:21
1、判断题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中国共产党成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阴阳合历”、“平权”,而阳历就是中华民国规定的公元纪年,故本题选C项。A项并未改变封建的思想;B项未做到平权;D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中共成立的相关情况。
点评: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新思潮也逐渐传入中国,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礼仪、习俗等社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以文件的方式废除了旧的礼仪,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近代交通和通信的变化等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双百”方针遭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左”倾错误的影响
C.“文化大革命”开展
D.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看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为原因选择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A、B、C、D四项均为原因,但最根本的是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判断正误,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小题1:明太祖曾说过“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这表明明太祖意欲废除丞相。
小题2: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
小题3: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同属于国家统一问题,都是由于列强的侵略造成的。“一国两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它有利于保持台港澳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小题4:有人说:少年周恩来就十分崇拜孙中山在民国元年提出的“耕者有其田”的革命主张。
小题5:世纪之交,邓小平为景山学校的题词,确立了教育的重要目标。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B
小题5:B
本题解析:
小题1: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他还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点评:明太祖时期秦以来的丞相制被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小题2: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点评:《天朝田亩制度》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阶级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了系统的革命纲领,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小题3: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同属于国家统一问题,香港、澳门问题是由于列强的侵略造成的,而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遗留问题。
点评:港澳问题是中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问题,实质属于国家主权问题,因为历史上港澳被外国侵占。台湾问题是解放战争遗留问题,大陆与台湾的领土主权没有分离,本质上属于国家内政问题,不属于主权问题。台湾问题应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由中国人民自己来解决。
小题4: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会后,孙中山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孙中山晩年把它作为实现"平均地权"的口号。
点评:“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任务。在解放战争期间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最终使这一任务得以完成。”
小题5:1983年,当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处在起步阶段时,邓小平同志以历史的眼光,从战略的高度,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世纪之交 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
点评:二十多年来,这“三个面向”的题词所蕴含的深刻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针,“三个面向”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我们教育改革的旗帜和灵魂。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的“中立”政策之所以对法西斯侵略起了绥靖作用,主要是因为:(?)
A.它有利于法西斯国家得到经济、军事援助
B.它模糊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界限
C.它不向发生内战的国家出售武器
D.它不给予苏联以“中立国”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三十年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世界人民同法西斯侵略的矛盾,面对侵略,美国以“不向发生战争的双方出售武器”作为标准,使正义的反法西斯力量得不到有效的援助,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使得它们没有受到有力的遏制。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著名戏剧家,下列属于同时代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是
A.孟子和苏格拉底
B.关汉卿和达尔文
C.王阳明和哥白尼
D.曹雪芹和孟德斯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察历史人物的生活时代,加强记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