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1-22 02:05: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面是我国某一“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柱状图(单位:万吨)。在该“五年计划”时期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B.“文化大革命”使经济建设遭受严重挫折
C.“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是对50-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认识。题眼在于观察材料反映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一阶段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业两头好中间差,重工业和农业相反,符合十年探索时期的的经济发展状况,故属于二五计划。故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①启蒙运动的兴起?②近代科学的兴起?
③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④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解析近代科学的兴起促使启蒙运动的兴起,而启蒙运动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各项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 )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泰勒斯
D.苏格拉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这是苏格拉底的观点。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苏格拉底的主张:(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认为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美德是关于善的知识;(3)主张“认识你自己”,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韩愈的《原道》中说:“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由此可见,韩愈认为
A.工商业者的壮大导致农民贫困
B.理学地位的确立有助国家经济发展
C.儒佛道三家并用有助教化百姓
D.佛道力量的壮大加剧百姓经济负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可知为佛道的发展,“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人民日益贫穷,可以得出佛教道教的发展使得民众负担加深,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