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十)

时间:2020-01-22 01:44: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 仁政和道德教育?
B 王道和民主政治
C 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 实行人治或法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仁政,苏格拉底主张道德教育。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谈到学校应如何发展时,邓小平同志说:“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据此可知,邓小平强调
A.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B.提高国民素质是教育事业的目的
C.学校教育在新时期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D.国家应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和“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可知,邓小平强调学校发展的比例和教学内容要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进行调整,即教育要服务予经济建设,故A正确。B、C两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是对题干的部分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重要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袭。你认为?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史实
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依据,真实可靠
C.两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
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测.均不足为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根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有20%,6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仅剩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无计划的盲目垦荒
B.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C.大规模的商业性采伐
D.“大跃进”运动中毁林炼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四川森林覆盖率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急剧下降,联想史实可知即为1958年大跃进运动造成的,当时全民上山砍树,大炼钢铁结果造成了森林覆盖率的大幅下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从19世纪末自行车从西方传入中国,成为宫廷贵族的玩具;到20世纪60、70年代自行车和缝纫机、手表一起成为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再到80年代,自行车逐渐成为中国人最重要、最普及的代步工具;如今自行车不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交通工具,也是人们健身、休闲的好方式。自行车命运的变迁不能说明
A.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C.中国自行车工业世界领先
D.人们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材料中的“宫廷贵族的玩具”、“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中国人最重要、最普及的代步工具”、“人们健身、休闲的好方式”可以体现ABD,但是没有体现C,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