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2 01:33:55
1、判断题 某清朝官员召见某学者时,指出:“法制为祖先遗留下来的,不可轻易更改。”但该学者反驳指出: “祖先的遗法是叫我们管理他们遗留的土地与人民,如果?土地被占领,人民成了西方列强的奴隶,那么祖先遗法又有什么用?”这组对话的时代背景是?
[? ]
A.鸦片战争后,士绅?主张器物学习?
B.英法联军入侵后,士人主张鸦片合法化
C.中日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建立共和?
D.甲午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变法维新
2、判断题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3、判断题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 ]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4、判断题 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导致的后果有
①废除了世卿世禄制②承认了土地私有
③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仔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鲜卑族人所穿的不同服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5分)
(3)从内容和影响方面归纳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