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1-22 01:33: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清朝官员召见某学者时,指出:“法制为祖先遗留下来的,不可轻易更改。”但该学者反驳指出: “祖先的遗法是叫我们管理他们遗留的土地与人民,如果?土地被占领,人民成了西方列强的奴隶,那么祖先遗法又有什么用?”这组对话的时代背景是?
[? ]
A.鸦片战争后,士绅?主张器物学习?
B.英法联军入侵后,士人主张鸦片合法化
C.中日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建立共和?
D.甲午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变法维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 ]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导致的后果有
①废除了世卿世禄制②承认了土地私有
③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意味着承认了土地私有,也就瓦解了井田制,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没有触及上层建筑,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仔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鲜卑族人所穿的不同服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5分)
(3)从内容和影响方面归纳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1)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4分)
(2)均田制的推行。(2分)使无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的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促进北魏经济恢复和发展。(任答三点3分)
(3)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6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此题比较简单。从图一北魏骑马武士到图二孝文帝改革后的服装服饰的变化可知是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这种变化说明了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本题主要考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可知是均田制,回答均田制的作用及结局。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此题比较简单。比较其共同点,可从结果、原因、实质等方面比较扣教材均田制和商鞅变法的内容条理作答: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