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2 01:19:24
1、判断题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而实际上,中国最早的大学是美国长老会在山东开办的登州文会馆。登州文会馆原是一所小学,后演变为教会中学,1882年正式升为学院。
19世纪晚期,西方基督教会开始在中国创办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到了20世纪20年代之后已蔚为大观,包括新教创办的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岭南大学等13所和天主教创办的3所。教会大学遍布华东、华北、华南、西南各地。
很多学校招收贫困家庭的子弟,学校不仅免收学费,还提供膳宿生活甚至路费。而教会大学除了一小部分学费收入,绝大多数开销都来自于海外教会和私人机构的捐赠
教会大学最直接的贡献就是把现代教育模式移植到了中国,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的中国塑造了仿效样板,使中国高等教育迅速融入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大潮。
教会学校虽然有鲜明的西方文化特点,但在中国文化传播与研究中也成绩斐然。当时的很多教会学校,不仅教授数、理、化之类的新式科学课程,也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教会学校自然也有着先天的优势,他们开启了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的先河,如被誉为“近代留美第一人”的容闳赴美留学就得到了美国传教士布朗的直接帮助。
——摘编自李铁《历史深处的中国教会大学》
材料二?美国传教士明恩傅曾说:“英语国家的人民所从事的传教事业,所带给他们的效果必定是和平地征服世界——不是政治上的支配,而是在商业和制造业,在文学、科学、哲学、艺术、教化、道德、宗教上的支配,并在未来的世代里将在一切生活的领域里取回效益,其发展将比目前估计更为远大。”
——董雪梅《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教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教会在中国兴办教会学校的历史背景和办学特点。(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会学校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背景:西方列强侵华;教会扩展自身势力的需要;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转变等。(4分。言之成理即可赋分)
特点:起步早,发展快,分布广;具有慈善性质;教学内容注重中西结合。(3分)
(2)影响:主观上是为了“和平地征服”中国,为西方殖民侵略活动提供便利;客观上传播了西方思想文化,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借鉴,促成了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起步。(8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19世纪晚期,西方基督教会开始在中国创办一些高等教育机构”“教会学校虽然有鲜明的西方文化特点”可以概括出中国兴办教会学校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国最早的大学是美国长老会在山东开办的登州文会馆”“教会大学遍布华东、华北、华南、西南各地”“绝大多数开销都来自于海外教会和私人机构的捐赠”“教会学校虽然有鲜明的西方文化特点”可以概括出教会学校办学特点。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观上是为了“和平地征服”中国,为西方殖民侵略活动提供便利;客观上传播了西方思想文化,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借鉴,促成了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起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①崇尚儒家文化?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全国政权,建国之初存在满汉矛盾。作为在汉族地区成长起来的满族政治家,康熙帝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他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题干材料着重体现的是对汉文化的尊重与学习。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因此排除含有②的选项,故答案选择B项。
点评:这是2012年浙江文综卷第16题,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辨析能力。关于康熙帝,着重把握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所出的贡献: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三征噶尔丹、缓和民族矛盾、抗击沙俄,总之,康熙帝清除分裂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康乾盛世的基点,不愧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但他在位期间,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盛世之下面临危机。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里针对第三世界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指发达国家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朱子家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A.礼制规范
B.家庭制度
C.道德教化
D.礼仪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近代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基础是
A.清政府设总理衙门
B.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
C.清朝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
D.镇压中国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最早是在]9世纪60年代初,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威胁到清政府统治,不利于列强侵华。所以,其勾结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现有统治秩序,要实现这个目的,就须镇压人民反抗。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