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22 01:08: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百家争鸣”各家学派中,儒法两派实力最强
B.青铜器的装饰由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风”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
D.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散文以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儒家思想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确立了正统地位,在“百家争鸣”中,墨家代表了广大中下层人民,一度成为“显学”,《诗经》里边的“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庄子的浪漫主义散文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4分)古今中外,民生问题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咬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1905年指出:“近时志士,舌救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说:“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
材料三

材料四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在此之前,温家宝总理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采访现场,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解释了“尊严”的含义。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贞观年间,唐太宗的哪些经济措施体现了“存百姓”思想? (3分)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均富”思想主要是针对当时国内外哪些社会现象提出来的?他在民主革命实践中提出了哪些具体主张? (4分)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孙中山先生的“均富”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中有哪些体现? (4分)
(4)你对温家宝总理的“尊严”一词作何解释?(3分)


参考答案:(1)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3分)
(2)国外: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国内:地主垄断土地,农民生活贫困。(2分)具体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扶助农工。 (2分)
(3)体现: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4分)
(4)人民享有自由、平等和人权;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每个人都享有全面发展的机会。(总分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外历史上的民生问题(1)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在唐朝时期“先存百姓”“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在联系课本所学中的经济政策均田制可以答出。(2)考查材料二中的信息,在国外“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国内阶级矛盾,人民困苦,然后结合课本答出体现其民生的具体的内容即可。(3)根据课本写出在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的土地政策即可。(4)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一是自由而是公正,然后言之合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有关我国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经济和政治近代化的步伐
B.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和住处的交流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侵略中国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建立时期
B.解放前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项目以东北地区最多,如鞍钢无缝钢管厂、第一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沈阳机床厂等都集中于东北。所以就在东北形成了一个工业基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先进文化,推动了本国政治经济改革的国家是( )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察唐文化对东亚国家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