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1-22 01:08: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49年10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副国务卿韦伯、国务卿艾奇逊先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二战后的时局)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美苏对抗的格局使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
——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
材料二 1969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一本当时的禁书,但他们肯定毛熟读过“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
——基辛格《论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的外交选择,分析影响此时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欲与美国“打开关系”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打开关系”的史实。 (4分)


参考答案:
(1)借口:新中国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选择:“一边倒”;因素: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不同,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出现。
(2)意图:化解战略包围的威胁。史实: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访华(或《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中“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总结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是:新中国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第二小问结合结合所学知识,面对美国的封锁、敌对,中国外交上选择“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第三小问结合20世纪40、50年代的国际背景进行分析,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美中两国处于敌对状态。
(2)依据材料二中“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战略意图是化解战略包围的威胁。第二小问结合所学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的过程进行答题: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是指
A.1949年10月~1952年底
B.1952年底~1956年
C.1953~1956年
D.1949年10月~1956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本题容易错选为C项,所谓的过渡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应准确掌握这一历史概念。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交通发展的最大特点是进入了
A.立体交通时代
B.全球交往时代
C.平面交通时代
D.电气时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飞机问世,因而人类的交通呈现出由天空到地面、再到海洋的发展趋势,构成了立体交通的基本内涵。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从1976年1月到1997年去世为止,邓小平共有8次成为美国 《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1978年12月25日,在这一期的《时代》周刊封面上,邓小平的头像与美国总统卡特同时出现,上面写着: “与中国打交道,与以色列免谈。”“与中国打交道”的具体成果体现在(? )
A.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美正式建交
C.实行改革开放
D.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外交理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与中国打交道,与以色列免谈”发生在1978年12月,此时A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但两国尚未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所以“与中国打交道”对推动了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起到了积极作用,故答案选B,C项与题意无关, D项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点评:中美建交深受二战后国际格局发展变化的影响,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美国经过二十几年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逐渐意识到外交政策的失败,而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不得不考虑改善中美关系;②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屯兵于东北造成威胁,也要改善中美外交关系,中美关系缓和、乃至建交,这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的愿望和利益;③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同时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日益重要。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关于1954年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成果
B.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C.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第一次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