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2 00:19:35
1、判断题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1898年清政府才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表示要“提挈工商”。
材料二 自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更名为“茂新”面粉厂。1905年又设立振新纱厂,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
材料三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下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请回答:
(1)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的商办企业为什么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2分)甲午中日战争前,它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2分)
(2)1912年后到1922年间,荣氏兄弟能够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多家企业,受惠于当时哪些有利的客观条件?(8分)
(3)材料三中的F1可能是哪些因素?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通商口岸受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自然经济最早开始瓦解。(如答“交通便利”等符合题意的,酌情给分)清政府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严格地限制工商业。(4分)
(2)辛亥革命和民国政府的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8分)
(3)①F1因素: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②认识:可从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角度回答,也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曲折性等方面回答。(4分)
本题解析:
(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历史史实,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的商办企业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是由于通商口岸受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自然经济最早开始瓦解,或者答到“交通便利”等也符合题意的;在甲午中日战争前,清政府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严格地限制工商业,因此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历史史实,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912年后到1922年间,荣氏兄弟能够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多家企业,得益于当时有利的国内国际条件,具体是辛亥革命和民国政府的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历史史实,准确解读图形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推断出材料三中的F1可能是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因素;关于材料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可从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角度回答,也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曲折性等方面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法律文献颁布的先后顺序是
①《德意志帝国宪法》 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按时间先后排列近代西方法律文献颁布的顺序是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1871《德意志帝国宪法》和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故答案选C项。
点评:材料主要考虑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时间的记忆能力,难度较低。结合高考内容有关法律知识的考察还有《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和《拿破仑法典》,因此应对此项内容作系统的归纳。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图片所示居室建筑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近代中国同时并存。其中,具有典型的中西合璧特征的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C、D三项是中国的传统建筑。而上海石库门里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征,从图中可看出里弄中的建筑为西式,而里弄又是中国的传统,故B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3分)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2)材料二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2分)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6分)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根据材料三,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6分)并谈谈你对政治民主建设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科举制;民本思想。(3分)
(2)政体:确立君主立宪制。(2分)
制度:议会制度(代议制)、内阁制度、政党制度等。(2分,任答2点即可)
影响:保证了英国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文明建设影响深远。(4分,任答2点即可)
(3)中国政治民主建设借鉴了英国代议制、内阁制、政党制度的一些合理因素,如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均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国家政府机关向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实行政党制度等。(6分)
认识:应大胆第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但不可照搬照抄西方的政治模式,一个国家选择何种民主制度史由本国国情决定的。(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准确理解,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准确解读,由材料中的“中央集权国家”“考试制度选拔”“民本主义”等信息归纳分析即可,如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科举制;民本思想。第(2)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及知识的运用能力,由材料“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联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可推断出“全新的政体”指的是君主立宪制;第二小问结合英国政治制度的内容以及实际可知得到公认的有议会制度(代议制)、内阁制度、政党制度等;第三小问影响可以从对英国的长期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第(3)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能力,第一小问“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意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借鉴了英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些合理因素,结合中英两国的政治的内容及特点即可获得答案,如中国政治民主建设借鉴了英国代议制、内阁制、政党制度的一些合理因素;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分析归纳需要以“民主政治”及材料内容为主题,如政治制度需要适合本国国情,可以大胆借鉴优秀的政治文明成果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础知识。记忆教材说明的内容即可做出该题,根据教材的说明,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但不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的完善。所以选择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