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20-01-22 00:15: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
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没有融合
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百家是虚指,并不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他们彼此既有对立攻击,但是又有一定的融合。所以,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只能是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论述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全球通史》载:孔子学说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是道家学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可以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儒家关注社会现实问题,道家关注天人关系
B.儒家主张“以德治国”,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C.儒家主张社会变革,道家主张“兼爱非攻”
D.儒家和道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看反映了(   )
A.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B.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
C.地主阶级改革派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
D.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朝的灭亡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变化的反映,所以,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看反映的是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李贽认为,“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
A.是对君主权威发出的公开挑战
B.明确指出孔子论断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C.是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反映
D.是对理学传统观点的全面否定和抛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材料“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否定孔子的绝对权威,认为不要把孔学神化,要有自己的见解,是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反映,故选C;A项对君主权威发出的公开挑战说法错误,李贽是挑战孔子的权威,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BD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前人的一些记录中,我们可以约略领略北宋鼎盛时期的汴京的繁华。“人来客往,买卖兴旺。“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彩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 腊等铺”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你看不到唐时长安那堂皇气派的王者风范,但市民之忙忙碌碌,力夫之竞竞营营,店铺之财源滚滚,车马之喧嚣过市,仕女之丰彩都丽,文士之风流神韵,建筑之鳞次栉比,街衙之热闹非凡,绝对是唐朝的长安、洛阳见不到的繁荣发达景象。
---- 摘自《同舟共进》杂志2011年第1期
材料二   中国对联艺术宝库中有这样一幅非常典型的双关联:“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材料三  日本科学史学家薮内清认为:“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亲意,不践古人。”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北宋鼎盛时期汴京的城市商业繁华的主要表现。(3分)
(2)文中“朱子高于孔子”的喻意是指什么?朱子的思想产生了怎样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北宋新儒学的兴起对宋代文学、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宋朝的历史地位。(2分)


参考答案:
(1)打破了坊市界限,“坊市合一”;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城市经济功能大为增强;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都不受限;市内有娱乐场所瓦肆等(答出3点即可3分)
(2)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朱熹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学说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其学术思想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3分)
(3)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反映在文学上(如宋词)注重抒发个人的情感和意境,反映在艺术上强调精神气度(如书法)(2分)
(4)在汉、唐的基础上,宋朝社会无论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都有新的发展,而且在许多方面都是空前的、跻于当时世界前茅的。可以说,宋朝社会发展的高度总体上超过了唐朝社会。(2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商业发展的分析与认识。一方面要联系所学,另一方面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寻找答案。如材料“……‘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彩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 腊等铺’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市民之忙忙碌碌,力夫之竞竞营营,店铺之财源滚滚,……”。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朱熹在儒学发展过程中地位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首先要明白对联的含义:这副对联强调了眼、鼻、眉、胡联系和发展的关系,也恰恰是朱熹和儒学继承和发展关系的写照。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朱熹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然后再结合所学回答影响。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理学影响的分析与认识。首先要明确宋代理学的思想主张,再联系宋代的文艺发展成就,结合材料“……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亲意,不践古人’”归纳总结。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的分析与认识。本题综合概括性较强,回答时需对宋代所取得各方面的成就梳理一下,再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外贸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同时需注意语言的概括性,不可面面俱到。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文化发展·宋文化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