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王安石变法》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20-01-22 00:02: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中为解决皇族、王室和中央政府的物资需求和供应问题而实行
A.方田均税法
B.市易法
C.免役法
D.均输法



2、判断题  范仲淹在《鉴于诏条部东十事》说:“官壅于天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结合材料判断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国家财政危机,促使人民生活富裕
B.缓解国家财政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北宋封建统治
C.增加政府收人,增强军队势力
D.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适应士大夫呼吁改革的要求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真宗成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刘晏(唐朝人)以一千二百万贯供中原之兵而有余,今以三千六百万贯供川陕一军而不足。?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夷狄者,皮肤之患尚可知;盗贼者,心腹之患深可忧。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贼横行,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疏》
(1)根据材料一所述,你认为它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
?
?(2)结合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哪个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为什么?
??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统治者是怎样“更张以救之”的??
?



4、判断题  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流放,由此我们得出的最主要的结论是
A.改革有很大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B.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往往没有好场
C.改革应彻底扫除旧势力,以防止其反扑
D.作为改革者,须具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曰:“……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故也。”(司马)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宋史·司马光传》
(1)材料一中王安石与司马光的论战分别阐述了什么主要观点?(4分)
材料二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对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
⑵ 材料二王安石认为理财的关键是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4分)
材料三

(3)观察材料三的漫画,归纳指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