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八)

时间:2020-01-21 23:51: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克伦威尔是一位备受争议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他发挥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击败王军,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也有人指责他是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暴君之一。恩格斯说“他是兼罗伯斯比尔与拿破仑于一身的人。”丘吉尔说:“克伦威尔在许多方面和现代的独裁者不是一种类型”。最有意思的是英国传记学者艾诗里,1937年在《克伦威尔—保守的独裁者》一书中力陈克伦威尔的专制、独裁与保守;而20年后出版的《克伦威尔之伟大》却把克伦威尔说成了伟大的民族英雄,并为自己以前的认识而悔悟。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克伦威尔


参考答案:看法不同的原因是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以及侧重点不同。从时代的背景来看,克伦威尔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不愧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所表现出的缺点和局限,尽管有个人原因,但最重要的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局限所致。克伦威尔有专制、残暴的一面,但他维护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益,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本题解析:本题的字眼已经说明得很是清晰,就是:“备受争议的”和“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再加上恩格斯的:“他是兼罗伯斯比尔与拿破仑于一身的人”的总结性的结论,我们应该能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他。同时既然是资产阶级领袖,他所代表的肯定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体现资产阶级的意志。“早期”的字眼也就是向我们说明了时代的痕迹在克伦威尔身上也是肯定有所体现。本题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评价人物的一般方法与技巧。评价人物时,一是最主要的分析人物的阶级属性和评价者的阶级属性或立场,由于阶级属性或立场的不同,评价的角度和尺度也就不同;二是评价人物时基本上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运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加以分析说明;三是评价是一定要注意运用一般的史学理论,坚持“论从史出”。本题在评价克伦威尔时,三点都可以用上。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孟母的儿子后来成为了大思想家,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A.提出了“仁”的学说
B.主张以“法”治国
C.提出了“君舟民水”观点
D.被儒家学派尊称为“亚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人说它是1989年柏林墙倒塌以来欧洲最有意义的历史事件;有人说它的诞生必将对冷战后的世界经济和政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它”指的是
A.上海合作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目提供了以下信息:1989年柏林墙倒塌以后、是欧洲的有意义的历史事件、对冷战后的世界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结合选项,所以AC可以排除,B选项对世界的意义远远大于欧洲的意义,可以排除。所以选择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 “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的史料问题。哪些是可信的,哪些需要佐证的,需要分清,考查的是历史研究能力的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德……非和平方式崛起模式中最关键的是毫无节制地挑战现存霸权和国际体系,以军事扩张来解决经济资源的短缺,以及在制度和文化因素中的扩张特征。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度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并对英国及其他老牌强国构成严重威胁……迅速崛起必然遇到现存霸权国家和整个国际体系的压制,形成不可避免的生死对抗,最终导致其崛起进程的中断和失败。尽管二次大战以后,德……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再崛起,但是始终不能成为完全的世界大国。
材料二:二战后,世界处于暂时的和平时期,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让各国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特别是联邦德国,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优等生”,它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被称为“奇迹”的巨大成功。?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崛起的方式是什么?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有哪些?给德国带来什么后果?(8分)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联邦德国崛起的方式是什么?原因有哪些?(7分)


参考答案:⑴方式:以武力手段挑战世界秩序(或非和平方式)。(2分)
原因:经济资源短缺;制度和文化因素中的扩张特征(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4分)
后果:崛起进程被打断,拖入战争,战后受制裁,始终不能成为完全的世界大国。(2分)
⑵方式:和平方式。(2分)
原因:世界处于相对和平时期;战争教训;良好的工业基础;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教育的重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始。 (5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