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一)

时间:2020-01-21 23:51: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刘少奇:“这是中国人民100多年英勇斗争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近代关于宪法问题和宪政运动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此讲话的时间可能是
A.过渡时期
B.十年建设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判断题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面向工农“开门”,开办工农学校
③恢复高考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②④①③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④①②③



3、判断题  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严守中立"的真正动机是( )
A.不干涉中国革命
B.为“南北议和”创造条件
C.充当和平使者
D.寻找新的代理人



4、判断题  北宋初岁入一千六百余万缗,为唐代赋税的两倍,到神宗熙宁时已税收增至五千余万缗。南渡后,更增至留千余万缗,北方领土缩小而赋税反而增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甘薯、玉米输入增加农业产量
B.江南成为中国经济重心 
C.大运河的开凿有利于江南开发
D.赋税征收制度逐步健全



5、判断题  建国后我国工业经济体制经历了哪三次重大转变?请分别从原因、内容、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它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