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5:06:10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说:“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三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四 2011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肯尼亚视察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并向该学院赠送孔子像。目前,海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众多孔子学院,孔子的思想学说日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关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义如何?(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3分,任意三个人即可)它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4)据上述材料回答,孔子学说在当代社会有何价值?(4分)
参考答案:
(1)核心:仁(或礼)。(2分)
(2)变化:取得独尊地位(或统治地位)。(2分)
意义: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4分)
(3)代表人: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阳明。(3分,任意三个人即可)
影响: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具有历史使命感。(3分)
(4)价值: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4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一中“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从孔子的核心思想“仁”、“礼”的学说来概括即可。
(2)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来概括即可,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的信息,可得出儒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第二小问意义从材料二中获取有效信息来归纳即可,从“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可得出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从“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可得出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第一小问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即可;第二小问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影响从材料三中的信息来归纳即可,从“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的信息可得出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具有历史使命感。
(4)孔子学说在当代社会有何价值注意从孔子思想中积极因素来分析,注意同当代社会的要求相结合,今天我们倡导建立和谐社会,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孔子仁的学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 )
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几位思想家都属于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应以孔子的“仁”说为基础。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宋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则主张“人道”应向“天道”学习,认为“道是世间万物之源”。基于此挑战,宋代儒学
A.提出“天人感应”学说
B.首倡“格物致知”
C.提出“理”为万物本源
D.充实了伦理纲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道是世间万物之原”,属于道家思想;而理学家提出“理”是万物的本原,故选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程朱理学·理学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观念的思想源头主要是( )
A.宗法思想
B.三纲五常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无后为大强调的是传宗接代的重要性,这体现的是宗法思想的影响,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传宗接代的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