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4:58:11
1、选择题 王夫之设计了“环相为治”的机制:由宰相任免谏官,天子任免宰相;宰相对天子负责,谏官对宰相负责,天子受谏官监督并接受其批评。下列对这一机制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限制君权的要求
B.决策权在天子手中,难以实现真正的制衡
C.否定了君主制度
D.参照古代的制度设计,缺乏实质性创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由宰相任免谏官”、“谏官对宰相负责,天子受谏官监督并接受其批评”可以看出A项正确;从“天子任免宰相”、“宰相对天子负责”可以看出决策权仍在天子手中,实质还是君主专制,所以B、D正确,C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王夫之。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论: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立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夫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为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⑴以上言论都是围绕什么中心问题展开的?概括四段材料各自提出的核心主张。(5分)
⑵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2分)
⑶上面的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对当时的社会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2分)
⑷上面的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对后世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⑴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1分)
材料一主张“德”、“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4分)
⑵答案要点: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2分)
⑶材料四的主张。(1分)因为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形成。(1分)
⑷材料一的主张。(1分)因为儒家学说经过西汉董仲舒的发挥,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分)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获取信息、概括提炼信息的能力。”上面的各家学派关注的都是政治和如何治理国家。材料一的关键信息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材料二”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材料四”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提炼关键词即可作答。
(2)题目中引用的都是原始史料,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文言文功底,否则极有可能把握不准材料的含义,在解决此类题目时,可以联系课本中的知识,把课本中所学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提示,本题可以转化为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结合春秋战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等时代背景就容易回答。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思想当时对社会影响最大。结合时代特征可以知道,春秋战国是大发展、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只有实现富国强兵才能生存发展,法家主张的变革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影响最大,因为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形成。
(4)联系教材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第二问可以转化为儒家思想独尊的原因,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分析,结合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发展、改造,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以及汉武帝采取的尊儒措施,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学和法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其曾孙汉宣帝却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霸王道”,是指( )
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严刑峻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汉武帝时期,表面上看是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表面上看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是外儒内法,所以此处所谓“霸王道”,是指法家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霸王道”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温家宝总理曾说:“我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的下列哪一思想
A.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等儒学家提出民本思想和“仁政”的政治主张。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其(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他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于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因为黄宗羲的思想
①有对专制帝制的总体性批判 ②有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继承
③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 ④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黄宗羲的思想是古代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中有代表性的思想,但是不能体现资产阶级的愿望,因为从总体上来说,当时还只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故排除掉④,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