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4:55:02
1、判断题 苏、锡、常、镇地区以往很少种桑养蚕,1865年之后则“日渐加多,渐可与浙相埒(同等)”。这反映了当时的上述地区: ①部分农产品商品化?②自然经济基础受到削弱?③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④农业经济作物生产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判断题 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百花齐放”主要针对(?)
A.政治领域
B.学术领域
C.艺术领域
D.经济领域
3、判断题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明确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列为五教之目,并解释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已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钧声名取利禄而已。”以下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重视学生的伦理道德的培养
B.针对学生提出了为人处世的标准
C.要求学员做学问与做人并重
D.反映南宋政府对封建道德的重视
4、判断题 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之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思想中的“礼”是指
A.礼貌
B.西周的等级名分制
C.法律
D.礼器
5、判断题 据虞和平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统计:民国之前,军阀官僚多热衷于买地建屋,对工商业投资甚少。1912-1922年的11年中,共有547人次的军阀官僚私人投资和创办了197家企业。这主要反映了
A.军阀官僚已全部资产阶级化
B.“振兴实业”潮流的巨大影响
C.军阀割据混战需要工商业的支撑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