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12-14 04:41: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说明材料一中“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内涵。(4分)
材料二?西方七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
1951~1960年
1961~1970年
1971~1980年
1981~1987年
日本
8.0
10.6
4.9
3.8
美国
3.3
3.9
2.8
2.7
联邦德国
7.3
4.6
2.8
1.5
法国
4.8
5.6
3.7
1.6
英国
2.8
2.8
1.9
2.5
意大利
5.5
5.7
3.1
2.1
加拿大
4.0
5.2
4.2
3.1
——世界银行《世界统计表》
(2)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材料二中运用数字统计表格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何优势?(10分)


参考答案:(1)内涵:欧洲丧失世界经济政治中心的优势;欧洲受制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两欧附属于美国;东欧受制苏联。(4分)
(2)特点: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呈下降态势,但经济仍然发展,经济水平整体提高(4分)。从时间段来看,五六十年代西方经济高速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七十年代以后经济进入“滞涨”时期。(2分)世界经济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日本和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其他国家,美国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放缓,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2分)
优势:运动数字统计表格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使历史研究更加科学、严谨,更具说服力。(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可以得知“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内涵。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表格信息的准确获取能力。从“西方七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可以得出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呈下降态势,但经济仍然发展,经济水平整体提高。材料二中运用数字统计表格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优势:运动数字统计表格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使历史研究更加科学、严谨,更具说服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回顾中美关系的发展,1972年《上海公报》以非正式表述双方立场和基本观点的形式,树立了中美关系发展中的“公报模式”。以下关于1972年《上海公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报中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B.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公报的签署体现了一种求同存异的精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等国际政治、经济组织的先后成立,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是
A.全球化
B.多极化
C.一体化
D.制度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制度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见下表,鉴于表中所反映的情况,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决定要

A.超过印度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追赶美国
D.重点发展轻工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欧洲主观统一的轨迹,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从以战争和暴力为手段的统一走向建立在和平和自觉基础上的真正统一;二是欧洲主观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欧洲统一观念从思想家向政治家延伸的过程。
──李济时《欧洲统一从客观到主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材料二? 1950年春,让·莫内(因最早提出把法德两国的煤和铁合并设想,并得到法国外长舒曼支持,被誉为“欧洲之父”)在阿尔卑斯山区步行,集中静思欧洲的前途:1949年以来冷战的升级;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莫内迅速返回巴黎,与助手立即起草了一个方案,要旨是将法、德煤炭和钢铁资源共同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同时邀请其他欧洲国家自愿参加。1951年,法、德等六国正式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协议。尽管协议与莫内的草案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崔永元《“欧洲之父”的思路及其亚洲启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以来,试图以战争与暴力手段实现欧洲统一的史实两例。(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欧洲突破“坚冰”、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2分)“坚冰”突破后,欧洲的合作是怎样—步步得以实现的?(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何显著特点?(1分)欧洲一体化趋势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2分)


参考答案:(1)拿破仑帝国和法西斯德国都曾试图通过征服战争实行对欧洲的独霸统治。(2分)
(2)因素: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美国经济援助不可能延期;联邦德国成立引起担忧;让莫内的主观努力。(任2点2分)?过程:1967年成立欧共体(或:1957年《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盟;2002年欧元正式启动。(3分)(3)特点:由经济联合到政治联合。(1分)趋势: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世界经济格局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