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4:41:49
1、判断题 下图是选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旨在“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而创办的近代企业是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开平煤矿 ③上海发昌机器厂 ④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而创办的近代企业是指洋务企业,①是洋务派军事企业,②是洋务派民用企业,③④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因此选A
点评:“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区。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多数是材料式,新情境试题特别多,体现对能力的考查;因为本部分内容可以左右联系、上下延伸,今后出材料解析题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从内容上看,近代经济结构变动、洋务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1年9月18日,农业部委派的专家组现场组织指导对“杂交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南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的收割、验收工作,此批次的超级杂交稻承担着冲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难关的重任。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在过渡时期就取得重大突破
B.中国水稻亩产900公斤难关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就已经攻克
C.杂交水稻技术为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D.世界性饥饿问题因杂交水稻技术得到解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对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的评价。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是在1973年取得突破的,属于文革期间 ,故A项错误;大跃进时期各地大放“生产卫星”的情况不属实,故B错误;D项没有把握对其功用认识的程度,错误;C项的评价是比较符合史实的,为正确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韩非子主张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君主)执要,四方来效”的中央集权政府。韩非子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是
A.商鞅正在进行富有成效的变法
B.有些诸侯国县制基本取代了分封制
C.秦始皇发动了兼并六国的战争
D.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德国的动向最为敏感的历来是法国人,德法关系从来都是驱之不去的民族情结;从1870年到1945年法国和德国三次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在战争的硝烟还没有散尽的时候,法国政治家们首先考虑到的是怎样使鲁尔钢铁基地不复为德国为所欲为地使用,……那就是组织一个煤钢联营的有限的联合来限制德国。?
——《20世纪的欧洲》
材料二?今天是欧洲历史性的一天。……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10个新成员国(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和7500万新的欧盟人民。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了50年后,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联合的欧洲。
——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欧盟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5月1日)
材料三?欧洲联盟的成员国有太多的“民族主义”,它们更多地着眼于本民族的利益,而不肯把欧洲的“共同利益”放在“民族利益”之上,……随着新世纪的来临,西欧各民族之间在各方面的“同一性”还会增多,这是合乎逻辑的。纯粹的理性逻辑完全有理由预告,“一体化”以及“全球化”的理性发展终有一天使“民族国家”的界限毫无意义。但是超越时空的逻辑取代不了现实的世界;今天看来,那仍不过是看不到边际的乌托邦。
——《20世纪的欧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法国和德国三次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具?
体指哪三次战争?简述最后一次战争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
大事件。(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就欧洲的一体化和民族主义两者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1)普法战争、一战、二战;(3分)近代以来以欧洲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2分)(2)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或1991 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9年欧元诞生(或2002年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欧盟东扩。(4分)(3)一体化是欧洲发展的总趋势;欧洲一体化是同一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统一;欧洲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会牺牲民族利益;民族主义会影响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任答3点即给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