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12-14 04:33: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明李贽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年来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主旨是(    )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
B.主张理性独立思考
C.发展经世致用之学
D.极力推崇程朱理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李贽的思想,他批判程朱理学,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因此排除A、D两项;经世致用是顾炎武的主要思想,因此排除C项;综上所述,本题只有B项符合题意,因为根据材料中的“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说明李贽的主张是不以孔子的言论作为判断是非的判断,即主张理性独立思想。
考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李贽的思想主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材料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分析能力,理清李贽的具体主张,明确他批判的是儒学的正统地位,强调理性独立思考,注意采用排除法。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成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的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C.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D.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概括、归纳,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主张的相关内容。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题干材料的核心意思是:梁启超认为孔子重视美术、戏曲演出、改良戏曲、音乐会等对教育的影响,即体现孔子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故,本题正确答案D。其余ABC三项尽管均属于孔子的思想主张,但不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漫画绘述的思想主张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图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从图片中可以获得信息“柔能克刚”“小国寡民”并结合百家争鸣的知识,可以得出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是道家思想。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秦始皇、汉武帝和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也是有作为的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史记》
材料二 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中国历史众生相》
材料三 “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了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的思想主张。“明道也,以救世” 体现了为学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这符合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故本题选择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