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14 04:33: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哪一思想主张将古代民本思想发展为具有民主启蒙色彩的思想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由古代民本思想发展为具有民主启蒙色彩,只有D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思想,所以本题选D。A、B、C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人民为主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够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是因为它      (  )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④强调树立君主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原创】纵观古代中国统治,可知,儒家思想自西汉汉武帝时代起长期受到封建王朝统治者的竭力推崇,以下对此解读,最为准确和合理的是(   )
A.儒家思想深受广大民众及统治者的厚爱
C.儒家思想优越于其他诸子百家思想
C.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理应受到推崇
D.儒家思想从根本上适应了封建君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本题实际上考查了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根本原因。此题应该从儒家思想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来解读。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广大民众”与题干内容不相关;B项表述本身具有片面性,而且不太相关;C项颠倒了因果,根本上还是取决于D。进一步分析可知,D项表述客观,而且最为核心,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及影响
【原创理由】①本题首先考查学生在回忆、再现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②同时,在选项设置上,将正确答案置于最后,同学们易误选前面的选项,特别是受到定势思维的影响,而直接误选C项。③但只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题是比较容易做正确的,难度较小。④通过本题得到的总认识(本题立意):在古代中国历史长河中,儒家思想不断适应了封建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创新,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并不断加固,这是儒家思想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521年,明朝第十一任帝朱厚照死,没有儿子,由他的堂弟朱厚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的含义是指儒家道义充斥于朝堂但国家仍然不能陷入混乱,由此不难得出韩非子是在批评儒家学说治国无方,故答案选C,A B D三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